“我想当方舱志愿者” | 上海抗疫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天的脚步,却冲不散大家携手抗疫的决心。在上海各大方舱内,有这样一群人,虽然同为患者,却愿意主动伸出双手,协助医护人员解决问题,帮助病友克服困难,他们是“方舱志愿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滴之力亦能磅礴。沪上保险人勇担责任,积极加入方舱志愿者队伍,为疫情防控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让爱与温暖在方舱传递。

“党龄36年,我想当志愿者”

4月17日凌晨3点,人保财险上海市直属支公司副总经理范立群接到电话,半小时后要转移到方舱医院。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行李箱,他坐上了转运公交车,由于不知道方舱医院的具体情况,车上的气氛有些紧张。

早上6点,范立群到达黄浦区开平路方舱,这是上海市首座立体方舱医院,由17层写字楼改造出3650张床位,于4月13日正式开舱。据悉,入驻开平路方舱医院的是来自云南的第二批援沪医疗队,由16家医院、共计776名医护人员组成。范立群被安排在5楼,房间内有28张床位。

进入房间后,医护人员询问当中有谁是共产党员,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范立群第一时间举手回应。“我是学生党员,1986年就入党了,党龄很长,理所应当站出来。当时还有好几位年轻人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党员,也想要做志愿服务,这也让我很感动。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大家都很踊跃,都想着为别人多做点事。”

图片

方舱内的志愿工作,主要包括搬运物资、分发盒饭和日常消毒。由于刚开舱不久,很多生活物资和食品等都需要志愿者帮忙运送,频率基本保持在两天一次。今年57岁的范立群,算是志愿者队伍中的老同志,有的物资比较沉,年轻人都抢着帮他干。范立群笑着说,“我也不是老头子,我还在上班呢”。

每天早上5点半,范立群准时起床,洗漱、喝茶、翻阅杂志、做广播操。7点是早餐时间,很多年轻人都还在睡觉,范立群会帮忙分发早餐。中午12点左右,运送盒饭的车子到达楼下,范立群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站到楼梯口,根据每间房间的人数领取午饭。晚上6点吃完晚饭,大家就坐在一起聊聊天,因为基本都住在黄浦区,病友之间也有不少共同话题。

房间内还有4个小朋友正在读书,医护人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写字桌。由于男女分开住,小朋友们没有和母亲住在一起,范立群经常会去帮忙照看,督促他们少玩手机、多看书,还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点心分给他们。“早饭有牛奶、面包、鸡蛋,午饭和晚饭是两荤两素,这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挺好吃的,营养也够,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还是想吃点零食。”

方舱之内,大家都是病友,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互帮互助。例如,考虑到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房间里的公共台子上,大家都会拿出自己带来的一些小食与其他人分享;有时候需要上传数据,但老年人和小朋友不太懂得如何操作,同房间的年轻人会耐心地手把手教学。

范立群告诉记者,大家都比较乐观,住在一起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即便有人因为心急想出舱而情绪低落,彼此之间也会互相鼓励安慰。范立群总跟病友说,等你心情好了,也就差不多可以出去了。

除了病人之间守望相助,在范立群看来,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体谅也十分重要。云南的医生远道而来,每六个小时进行一次换班,中间不能吃饭,也不能上洗手间,十分辛苦。方舱刚交付使用时,物资还不能完全跟上,房间里的卫生纸比较紧张,医生们就把自己宾馆里的纸巾带来给患者们使用。“后来,第二天、第三天,就有大量的物资送过来。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需要,医生也会尽力满足。所以,困难都是暂时的,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图片

4月24日,范立群顺利出舱。回忆在方舱里的一周,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因为我是中共党员,必须铭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遇到困难,要站出来多做一些,这是应该的。”

“我是退役军人,理应站出来”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一名党员,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综合部/党委办公室的刘国庆,在小区封闭管理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一开始,由于阳性病例逐渐增多,小区内被封控的楼栋也越来越多,政府配送或者居民团购的物资由于缺少人手运送,不能在第一时间发放到位。”刘国庆告诉记者,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决定去帮忙搭把手。

于是,3月29日,刘国庆开始在小区内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协助物资的搬运。直到一周后,自己所在楼栋出现阳性病例而被封控。4月20日,在小区组织的核酸筛查中,刘国庆被告知结果异常,要去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第二天,刘国庆打包好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和消毒工具,跟随大巴车来到了浦东新区航津路方舱。

图片

据了解,航津路方舱由3层大厂房改建而成,可以容纳4600名患者,平均单层1500人左右。每一层分为ABCDEF共六个区,每两个区会有一个服务站,由护士和配药医师值守,每层的医护人员总配置大概为14人。

进入方舱后,刘国庆开始出现咳嗽、低烧的症状,直到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声音仍然有些低哑,不断伴有咳嗽声。“恢复的过程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快,还是经常感觉有痰卡在喉咙里。”

尽管身体不适,但刘国庆仍然觉得每天躺着休息,心中过意不去。“我自己既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有困难的时候理应主动站出来。”

事实上,医护人员也不会给方舱内的志愿者分配过于繁重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核酸检测、分发盒饭、给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搭把手等,门槛较低,也容易上手。进舱之后,医护人员会征询大家的意愿,将主动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患者统一拉进群聊,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在群里喊一声,单层的志愿者大概在40人左右。

“每一次响应志愿服务的人数,其实在群里看不出来,只有到了服务站才能知道。有的志愿者看到一下子来了很多人,觉得不一定需要自己,就回去了。下一次再叫的时候,可能就不一定会来。这就导致有时候志愿者会很多,有的时候志愿者就不太够。”刘国庆表示,由于大家都还是病人,医护人员并不会制定排班表,参与志愿服务与否全凭个人的主观意愿,有工作需要忙或者身体不舒服,就继续在床位上休息。

每天早上6点,方舱内的患者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扫码登记,7点志愿者们在服务站集合,协助分发牛奶、面包等早餐,8点全员完成核酸检测。接下来,刘国庆会打开电脑回复邮件,处理公司的日常性事务。10点半左右,再前往服务站协助分发午餐。中午的物资相对比较丰富,除了盒饭还有酸奶或者水果,刘国庆通常需要跑两回。吃完饭是午休时间,休息好后,刘国庆会继续处理手头上的工作,直到下午4点半再帮忙分发晚餐。晚上的时间就各自休息,通常不会有额外的任务。

图片

目前,刘国庆的核酸检测结果尚未转阴。但据他的观察,出舱人数明显增多,进舱的患者也越来越少。“4月21日我来到方舱的前两天,入住的病人还比较多,周围的床位基本都住满了。现在,每天差不多都有60人治愈出舱。”

刚刚得知自己核酸检测阳性时,刘国庆还有些担忧和恐惧,但进入方舱之后,逐渐适应了里面的环境,焦躁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反而是家中的亲人,由于身处不同的地方,无法亲眼看到方舱内的情况,会更加担心他吃得好不好、睡得踏不踏实。“我每天会和家里人打电话,告诉他们居住条件是怎样的,一日三餐都吃了些什么等,这样他们也会更加宽心。”

在刘国庆看来,面对疫情,信心最为重要。抗疫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只要大家都坚定必胜的信心,好好照顾自己,也积极地帮助他人,那么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希望疫情能快点结束,大家的生活早日回归正常的节奏。”

责任编辑:姚惠 毕丹丹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这个“五一”,他们仍在抗疫!
【上海抗疫】新增病例持续下降,已有方舱医院关舱,抗原检测率先“常态化”,记者累计收到超80份
直击 | 上海浦东封控首日:菜农连夜送菜 ,24小时热线保供,新一轮核酸筛查来了
不一样的清明假期!直击上海券业"守沪",券商董事长穿防护服当志愿者,券业人纷纷成"大白"
原创
方舱日记(3)| 志愿者,方舱传温暖!
原创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金融从业者都在这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