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每年逾千亿政府投资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转化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医院、学校、博物馆……但在数字化时代,如何破解传统建设领域“融资难、管控散、跟踪弱”的痛点,让民生工程高效推进、安全可控,让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国家战略、惠及民生福祉,成为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传承“建”的基因 破解行业痛点
建设银行“因建而生、因建而兴”,与国家建设、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建行”)凭借深耕建筑领域数十年的历史传承与专业积淀,全国首创“财慧管”城市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财慧管”平台),将传统建设领域分散化、线下化、被动式的管理服务模式,升级为“全周期数字化监管+主动化专业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用数字化创新破解行业难题,让项目提质、资金安全、民生受益,交出了一份“金融助建惠民”的实干答卷。
科技赋能监管 资金安全看得见
“以前用款审核要收一堆纸质材料,担心超额度、怕挪用,农民工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更是揪心事。” 某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传统监管的困境。而现在,通过“财慧管”平台,从施工方申请到审核支付,全程线上流转,一小时内就能办结。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平台实打实的创新举措。平台构建的全链条动态跟踪机制,实现资金流向全管控、过程全追溯、风险全预警,就像给项目资金装了“电子眼”,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用在实处。针对深圳重点推进的交通、水务、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项目,平台实现穿透式监管,让政府投资的每一分钱都精准滴灌建设一线,为医院、学校、博物馆等重大项目顺利完工保驾护航。
服务暖到人心 政企民三方共赢
“目前我们的项目已顺利在线上监管超8个月,因为平台智能化、可视化的管理解决了我们项目方的核心痛点,现在它已经成为集团内部的‘明星方案’了,不管是新启动的产业园,还是正在推进的基建项目,大家都愿意用它。”深圳某国企项目部负责人不仅兴奋地表达用户体验,还主动演示现在只需登录“财慧管”平台,线上提交用款计划,平台即可自动校验计划是否规范,身处不同办公地点的财务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仅需线上审批,资金实时拨付至下游供应商。
这是平台重构建设领域服务流程的生动缩影,依托技术突破与业务迭代,“财慧管”打造多个“行业首创”,让民生工程服务焕新升级:
流程线上化,破解跑腿难题。“财慧管”平台统筹建设、施工、监理、监管银行四方主体,将工程资金核心审批流程全线上化,实现 “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从原本的审批多部门往返奔波、人工核对,到全线上审批、自动校验,审批效率提升90%。
金融贴心化,保障民生权益。对接市住建局农民工工资代发监管系统,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金融服务还有专属的费用减免、生活优惠等福利,同时深圳建行“劳动者港湾”提供临时休息、饮水热饭等便民服务,努力提高农民工客户“安全感”“获得感”。
功能配置化,适应多样监管。打造全线上业务办理、多层级流程审批、定制化功能配置的管理模式,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项目的差异化监管服务需求,覆盖城市建设全场景。
融资场景化,激活产业动能。通过整合项目全周期数据,深圳建行创新推出节水贷、中标贷等场景化融资工具,以真实项目背景为依托打通中小施工企业融资堵点,有效缓解企业“垫资多、回款慢”的经营压力,激活产业链上下游活力。
深圳建行将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过持续迭代“财慧管”平台核心能力,拓展服务场景、丰富金融权益,以数字化金融赋能城市建设提质增效,让政府管理更有力度、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城市发展更有速度。
(CIS)
校对:彭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