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垫资 一站式直接理赔人次达99% “深圳惠民保”为参保人就医减负
40岁的孟先生(化名)是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去年,孟先生因肝恶性肿瘤在深圳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花费总医疗费用合计468491.13元。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还需负担413010.82元,这其中包括了医保目录外治疗肝恶性肿瘤的“钇90微球注射液”费用。据了解,作为肝癌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钇90微球注射液”单支价格超35万元,目前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需由个人完全负担。孟先生的家庭因此承担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还好我们参加了‘深圳惠民保’,获赔了20多万,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孟先生及其家人告诉记者。
持续推出3年的“深圳惠民保”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减轻就医负担。
深圳医保+“深圳惠民保” 双重保障守护市民
2024年,孟先生参保了当年度“深圳惠民保”。在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中,自费费用359380.17元在产品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费用”保障范围内。此外,孟先生属于首次参保,免赔额15000元,赔付比例70%。最终,孟先生获赔241066.12元,个人仅负担171944.7元,减轻了近60%的医疗费用压力。
“当时觉得‘深圳惠民保’就88元一年,也不贵,就参保了,并没有想到它能报销这么多的费用。”谈及这次经历,孟先生感到十分幸运。“而且是出院的时候直接结算了,也不用后面再找各种医疗单据来走报销流程,特别省心。”
记者了解到,孟先生是“深圳惠民保”诸多受益人之一。作为由政府指导监督的普惠型商业健康险,“深圳惠民保”坚持“应赔尽赔”。产品在2023年5月首次上线,截至目前,累计赔付超26万人次,单人累计最高理赔金额达180万元。保障覆盖各个年龄段,享受理赔的参保人最小为出生1个月的婴儿,最大为103岁的老人。
与此同时,区别于很多传统商业险,“深圳惠民保”理赔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参保人在省内就医结算医保费用时,同步结算“深圳惠民保”理赔费用,有效减少参保人“需垫付、耗时长、资料多”的问题。
“这背后是医保和惠民保的双重保障。”“深圳惠民保”承保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民保作为医保的有效补充,覆盖医保目录内外高额医疗费用,让参保人及其家庭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多了一份安心与底气。目前我们在深圳市内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共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一站式直接理赔人次占比达到了99%。”
免赔额合并计算、待遇一到五全面下调
据了解,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第一时间用上新药械、新技术并获得保障,“深圳惠民保”一直在探索并积极促进相应的保障落地。
为此,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合并原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和待遇六(住院自费合规耗材费用保障),同时将住院自费合规诊疗费用新增纳入保障,整合为“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免赔额为1.1万元(连续参保的为1万元),支付比例70%,年支付限额120万元。调整后,包括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和钇90微球等创新诊疗项目及药品都在待遇二的保障范围内。
“同时,我们还大幅调整免赔额。‘待遇一’到‘待遇五’五项待遇的免赔额较去年同期各下调4000元。”承保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都意味着“深圳惠民保”理赔更容易,赔付的金额也会更多。
今年,若孟先生继续参保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因免赔额下调,同时又是连续参保人,他可报销金额会更多。
支持医保个账缴费 多渠道助力市民及时添置保障
“今年我和我家人在预约期就已经参保了。”孟先生说,“风险往往不期而至,及时为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障才是应对之道。”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正在火热参保中,正常参加并缴纳深圳医保的人员或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均可以参保。参保人可关注官方指定参保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缴费;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圳医保”、“微保”微信公众号、“支付宝”、“云闪付”、“i深圳”、“交通银行”、“粤省事”APP及“粤省事”小程序进行参保,或通过线下服务窗口咨询办理。
在支付方式上,“深圳惠民保”持续支持使用医保个账余额缴纳保费,目前近九成市民通过个账支付保费,无需额外再掏现金。如个账余额不足,也可使用微信支付缴纳保费。
承保机构提醒市民,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是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错过时间将无法补缴。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