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9月1日讯,“科创中国”第五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于今日在北京举办。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目前我国市场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6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了1亿户,为了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继续加大对小微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充分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小微贷款增量、扩面、降本。
他围绕“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促进普惠金融下沉。针对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城乡差距,要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低收入群体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更好的服务新市民、新青年,同时推进普惠金融向乡村延伸,设立乡村普惠金融部门,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和农民创业增收。随着金融机构客户进一步下沉,要构建普惠金融供给格局,充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带头作用,推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做好服务当地小微主体和城乡居民的工作。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完善小微市场主体征信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小微主体信息相关深度挖掘,量化真实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还可以根据他们的行为信息构建信用评分模型,建立更加全面可靠的评价体系,提升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将传统贷款审批流程中的人工决策转化为系统自动决策,辅之于人工决策,有利于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助力产品创新,扩大服务覆盖面,降低获客成本。完善征信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收集各方面数据,拓展各种数据共享渠道,丰富小微主体的数据维度,实现数据在线化、资产化、信用化。
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领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供应链创新融资模式,拓展多种应用场景,不仅要着力缓解小微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规范财务管理,对接客户,培训人才,拓宽普惠金融的业务范围。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明晰业务发展战略,依法合规和金融公司的合作,创立中小科技银行联盟和研发中心,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支持小微主体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把数据变成资产,实现银企精准对接,增强普惠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大家都知道,不久前,中央深改委的会议审议推动了《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也为我们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基本的遵循。”肖钢指出,普惠金融贷款成本下降,有利于小微企业增速发展和就业稳定;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的问题,取得进展,探索经验,逐渐形成新模式,在促进普惠金融事业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2022年6月底,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到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是22.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1.69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