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海,不沿边,至今未通高铁,山东潍坊诸城这座东鲁小城,却成为了预制菜这一当下热门产业的领跑者。
为何预制菜产业会“花落”诸城?诸城做对了什么?未来诸城又将做什么?日前,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了诸城预制菜产业的多家代表企业,寻找预制菜产业在诸城集聚的原因。
预制菜的“诸城现象”
盛夏6月,被称为中国菜篮子的山东潍坊,瓜果飘香,莺歌蝶舞,绿意盎然。
位于潍坊诸城、距离潍河国家湿地公园直线距离约2公里,惠发食品的生产车间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身穿工作衣,戴着工作帽、口罩、手套的员工,熟练地操作着一条条预制菜自动生产线:解冻、绞肉、配料、斩拌、成形、速冻……
70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香菇肉丸、黄金蛋饺、什锦虾仁等各种预制菜被封装打包。这些预制菜从诸城出发,运送至全国各地。
预制菜,即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根据加工程度的繁简,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大品类。
近年来,伴随着速冻锁鲜、冷链物流等技术和配套设施的不断成熟,预制菜迈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叠加疫情影响、消费升级、生活节奏加快等诸多因素共振,兼具好吃、方便、快捷、营养等特点的预制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在此大背景下,诸城这个全国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因为预制菜,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上,牛肉馅饼、牛肉水饺、德式烤肠等一系列经过层层筛选测试和口味营养检验的预制菜,受到了冬奥会志愿者和服务人员的热捧。其中,来自诸城的得利斯集团和清清百福两家企业成功拿到了北京冬奥会的订单,两家企业为北京冬奥会供应预制菜总计超过65吨。
A股市场上,诸城两家预制菜企业惠发食品和得利斯也受到市场的热捧。
这些都是诸城预制菜产业的高光片段。
这背后,当预制菜站上“风口”,坐落在农业重镇潍坊的诸城,迅速抢抓机遇,在当地聚链成群,构筑起了预制菜全产业链“诸城路径”。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诸城拥有预制菜生产企业超过550家,上市企业2家,规上企业产值过百亿,形成涵盖八大菜系1200余个品种的预制菜产业体系,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20余座城市。其中,诸城外贸、得利斯、惠发食品、佳士博、华宝、仙坛、佳和利、清清百福等企业领跑预制菜产业发展一线。诸城预制菜产业的雁阵形集群初现雏形。
“菜篮子”端出“菜盘子”
翻开产业发展史,预制菜并非一个新鲜事物,为何诸城却能加速跑在前呢?除了产业加速发展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是成就诸城预制菜产业的关键因素。
踏入诸城市区,沿路的食材及食品器械的广告牌宣告着食品加工行业在诸城的重要地位。
这些广告牌的背后,隐含着诸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地利”——庞大的上游原料端和完善的中游加工及流通端。
诸城是重要的粮食、果蔬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肉鸡、淀粉生产基地,是重要的“菜篮子”。2021年粮食总产量7.67亿斤,屠宰检疫生猪314.47万头、肉鸡1.788亿只。诸城也是全国最大的禽类屠宰设备制造基地,近年来还通过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全市新增冷库33座、库容7.7万立方米。
成立于1975年的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是诸城当地发展最早的屠宰、加工企业。大多数诸城食品加工企业都与诸城外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它也见证了诸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变迁。
该公司总经理李盛林介绍,“诸城外贸最早以和欧美日韩做外贸起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白羽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并做到了从饲养到屠宰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诸城外贸从1987年开始生产鸡脯丸子,1991年开始生产鸡肉肠,2001年拿下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个鸡肉调理品骨肉相连串,而这些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当前的预制菜范畴。
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认为,从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来看,山东占据了资源、产业与市场的先天优势。“在上游食材方面,山东拥有米面粮油、肉禽蛋奶、蔬菜水产等全品类农产品资源;在中游的加工端,山东拥有80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在下游市场,山东拥有1亿多的人口,本来就是最大的市场之一。所以从食材、加工、消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山东这么多年形成的集聚优势。”惠增玉说。
“在诸城,不仅上游原料端食材优势无可替代,中游加工冷链优势鲜明,还有一个被外界看好但难以复制的重要优势,诸城还是全国知名的食品机械设备产业基地,这恰恰是预制菜多链协同的一个重要支撑。”得利斯董事长郑思敏告诉记者。
“诸城良好的产业基础就如同大树,而预制菜则是诸城这棵产业大树上结出的一颗果实。”佳士博董事长张佳伟这样比喻。
雄厚的基础构成诸城预制菜产业的“地利”,而具有前瞻眼光和善于捕捉机会的企业家则是加快产业发展的“人和”因素。
通过走访诸城多家预制菜产业公司,记者了解到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早已预见到预制菜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预制菜始于美国,兴旺于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诸城外贸便已经进行预制菜的生产和出口。从最开始的速冻食材,到油炸、炭烤类熟食品,我们都很熟悉。如今预制菜在国内兴起,我们只需将出口产品进行改良便可在国内销售。目前,诸城外贸一年加工创新200多种新品。”李盛林说。
惠增玉告诉记者,相对于预制菜这个称呼,惠发食品曾在业内较早提出了“预制包装菜肴”的概念。“2011年我们发起成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专业委员会(2014年批准设立),制订了冷冻食品行业标准,2019年我们组织制订了预制包装菜肴的行业标准,预制包装菜肴简称预制菜。”
郑思敏称,2015年,得利斯便成立菜肴事业部,正式进军预制菜领域。2021年,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经营战略的优化调整,立足屠宰、发力低温肉制品、延伸预制菜的新战略逐步落地。“为应对快速增长的预制菜市场需求,2021年我们加快推进定向增发募投项目建设工作,山东10万吨/年肉制品加工项目已具备生产能力并已投入生产,陕西200万头/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正加紧建设。”
天时、地利、人和,诸城顺势而为,从“菜篮子”端出“菜盘子”。
近年来,诸城又通过提升“加工链”,坚持做强企业、做优品质、做大集群,实施外贸健康食品产业园、正新预制食品扩产等项目,引导企业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雁阵形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在把第一产业做强的同时,诸城还加快推动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整合绿色食品基地、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围绕预制菜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企业相对集中的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快速形成了辐射全市的食品产业集群。
C端加速延伸带来新挑战
从走红到热度不断攀升,预制菜从B端向C端不断拓展,而正是这一新趋势,打开了产业发展的巨大想象空间,市场上看好预制菜的声音此起彼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
头豹研究院报告指出,目前预制菜B端的消费者有商超、餐饮酒店、企业单位、外卖小店等,C端的主要消费者为个人或家庭。目前B端市场占比明显大于C端,呈现8∶2的占比,预计未来C端市场占比将会有所上升。
“预制菜的爆发,一方面是疫情之后,中国的消费形势以及餐饮结构悄然发生变化,C端需求高增,预制菜企业纷纷布局C端市场。另一方面,预制菜行业正在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与支持,走向健康、规范、有序发展。”郑思敏告诉记者。
郑思敏介绍,2020年受疫情影响,推动预制菜从餐饮逐步走向C端家庭消费场景,预制菜需求激增,催化预制菜产业发展,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各大电商购物节及春节期间,包括半成品菜、即烹菜等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均取得倍数级增长。
日前,百度联合京东发布《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偷懒式”下厨的95后带动预制菜蓬勃发展。百度指数显示,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95后占比超三成。而京东618数据显示,95后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95.8%。
一线企业的营业趋势也佐证了行业的这一趋势性变化。
“以面向C端的超市产品为例,近几年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60%~100%。”张佳伟向记者介绍,“相较之下,B端的发展比较稳定,年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疫情期间增长率也有所提升。”
郑思敏向记者介绍,针对快速增长的C端市场,公司将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趋势,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强化传统线上渠道京东自营店、天猫旗舰店的促销及推广力度,形成对线下营销的有效补充。在北方市场已形成消费认知的部分区域加大线下直营旗舰店以及经销商加盟门店的建设,提升终端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度,从而逐步构建起多层次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预制菜全国知名品牌。
不过,张佳伟也指出,后疫情时代,疫情这一推动因素的作用会逐渐减弱,C端市场的培育时间会相应延长,“可能需要5年到10年的发展历程”。
除此以外,郑思敏认为,目前行业参与企业众多,尚以B端市场为主,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现阶段面临着行业标准缺失、人工成本上涨、连锁化趋势、区域产品差异化以及运营降本增效、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各方协同,加速行业基础研究、推动行业标准制订,各方合力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郑思敏表示,预制菜企业应不断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优势品类竞争力。逐步实现产品品类多元化,兼顾渠道端与供应链布局,专注研发攻关、精进工艺配方,提高口味还原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预制菜的发展未来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因为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在逐渐改变,预制菜肯定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盛林告诉记者。
面对产业的发展浪潮,跑在前面的诸城也定下了新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预制菜之都”。
针对当地食品制造企业的全新需求和潜在痛点,诸城正陆续推出一大批为预制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有效政策和切实举措。
形成推动合力。成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将预制菜产业发展列为镇街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突出服务职能。把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市政府统筹发改、农业农村、工信、商务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服务企业、市场调研、交流合作等。根据诸城市规划,“十四五”期间,当地将打造500亿级的预制菜产业集群。
加强财政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由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业牵头成立健康食材与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优先为预制菜相关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招商引资等服务。金融部门将有需求的预制菜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范围,大力提供政策咨询、财务规范、融资需求等全链条服务。引导优质资源和高端平台向预制菜产业集聚。
培育行业龙头。全力支持惠发、得利斯等优质企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预制菜产业高端生产园区,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叫响“诸城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
为进一步强化预制菜产业的竞争力,诸城还提出打造“五个链条”,分别是打通可追溯食材供应链、提升全菜品生产链、拓展全场景消费链、建立全过程标准链、培育全环节创新链。五大链条相辅相成,从上游的原材料到最终的消费终端,从企业生产到产业的创新,全部覆盖。
其中,在菜品方面,诸城引导预制菜加工企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增加预制菜产能,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研发生产有诸城特色的预制菜品,3年内在八大菜系研发生产方面取得大的突破。鼓励中小企业与头部企业、知名品牌开展合作,建设产能、智慧、资源等多模式共享工厂(车间),依托品牌溢出效应加快转型发展。鼓励技术创新、设备改造、人才招引、对外协作、资产重组,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尽快培育壮大一批预制菜加工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单项冠军,打造雁阵形产业集群。
在创新方面,诸城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完善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在牢牢把握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浙江大学诸城高品质肉研究中心等现有创新平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加大对预制菜企业研发、技术、配送、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预制菜产业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预制菜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以及江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建设“研发飞地”。通过加强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攻关固色、耐氧化、贮藏、灭菌、包装、贮运等技术工艺,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诸城的头部预制菜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或是向上或者向下延伸产业链,或是发力创新,或是加速布局销售渠道,通过这些措施,积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近几年,公司依靠技术创新,逐步完善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与改造,减员增效,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在已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加大研发投入和预制菜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形成技术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郑思敏向记者介绍,公司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研发人员工作热情,加快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陆续进行工艺流程的改进及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公司产能释放,确保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惠发食品加大餐饮食材供应链服务方面的市场开拓力度,研发适合不同消费场景的产品,通过创新升级‘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为团餐、校餐、社区等终端消费群体提供一站式、全品类的食材供应链服务。”惠增玉称,目前惠发与沙县小吃进行了独家合作,在消费端搭建起大型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未来,我们可以帮助更多上游企业,利用销售平台的优势进行推广,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生态平台。”
以“食”而名,因“制”而兴。在预制菜的赛道上,诸城蹄疾而步稳,香飘千万家。
编辑:万健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