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行日前公布的信息显示,九江银行因涉及4项违规事实,被央行南昌中心支行罚款582万元。
继今年3月陷入“彩礼贷”风波后,九江银行不到半年内再遭央行重罚。
九江银行犯“四宗罪”
被罚近600万元
央行日前公布的信息显示,九江银行因涉及4项违规事实,被央行南昌中心支行罚款582万元。
此次遭罚,九江银行
九江银行被罚
若是加上个人罚款,九江银行及其责任人此次被罚586万元。在城商行中,这一处罚金额已属于大额罚单。
公开资料显示,九江银行原名为九江市商业银行,由当时的八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于2000年11月18日经央行武汉分行批准正式开业。2018年7月10日,九江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截至2020年3月末,九江银行下辖13家分行、9个事业部管理机构。
截至2020年末,九江银行总资产为4157.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5%,资本充足率为10.71%。
曾
九江银行为大家所熟知,是因其上半年的“彩礼贷”风波。
今年3月16日,九江银行发布一则宣传海报,海报上赫然写着“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当时九江银行称,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用途限定于新婚旅行、购买车辆、首饰和家电。海报下方还注明: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对此,该行客户经理曾解释称, “彩礼贷”实际上就是“快活贷-零花钱”产品,“贷款以后,你可以用它买车,也可以当彩礼。”
不过这则消息很快便引发舆论发酵,不少网友认为,“彩礼贷”或将助长高价彩礼的不良风俗,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上。还有网友直言“银行不应该把创新放在这种事情上。”
3月18日,九江银行对此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4月1日,针对“彩礼贷”“墓地贷”等金融乱象,央行点名称,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底线。
600万股股权再遭流拍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江西宝申实业有限公司拟在8月4日将其持有的600万股九江银行股权进行拍卖,单价10.79元/股,起拍价4531万元,较原价6474万元打了7折。
目前该拍卖有337次围观,但没有一人出价,因此已经流拍。事实上,江西宝申实业此前已进行多次拍卖,但均以流拍告终。
天眼查显示,宝申实业成立于2003年3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国内贸易、黄金饰品零售、经济信息咨询服务等。该公司曾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值得一提的是,一同涉及上述借款合同纠纷案的另一家公司上海宝旺实业有限公司是宝申实业的第二大股东,占股40%。
7月4日,上海洪皓贸易有限公司拟拍卖其持有的九江银行450万股,以流拍收场;大生(福建)农业有限公司自2019年8月起便急于
根据九江银行2020年业绩披露,截至2020年末,宝申实业是九江银行第六大内资股股东,持有九江银行股权8692万股,占比3.61%。
九江银行业绩显示,该行去年陷“增收不增利”困境。截至2020年底,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1.92亿元,同比增长5.3%,资本利润率6.58%,资产利润率0.4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7.09亿元,同比下降9.1%。
股价方面,2018年,九江银行以8.82元/股首发上市,募资净额30.57亿元。上市以来,该股涨幅仅有7.32%。2021年年初以来,九江银行股价涨幅为1.12%,7月9日涨至年内高点11.02港元/股,7月21日报收10.98港元/股,总市值264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