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赛道迎来利好政策。

今日(11月18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创新蝶变行动计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实现创新蝶变,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行动计划》包含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在发展目标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积极抢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化、市场化先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终端新赛道,着力构建“3353”人工智能终端产业体系。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以上,推出人工智能终端爆品20款以上,打造典型应用场景50个以上,孵化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重庆重磅发布

11月18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了《重庆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创新蝶变行动计划(2026—2030年)》。在主要任务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优势终端蝶变重生、实施具身智能蝶变飞跃、实施个性消费蝶变领航、实施算力筑底蝶变支撑四大行动。

具体来看,在人工智能方面,《行动计划》要求,面向智能交互、个性化服务、数据安全等需求,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具备多模态交互、意图理解、智能决策、任务编排、敏感数据本地化处理等能力的AI手机产品,支持AI手机与其他终端产品融合贯通,探索服务跨端流转创新应用。

在人工智能计算机方面,《行动计划》明确,支持企业面向通用办公、内容生成、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等应用场景,研发AI笔记本电脑、AI台式电脑、AI平板电脑和垂直行业专用AI电脑,推进AI电脑向新一代智能化生产力工具转型。

在人工智能家电方面,《行动计划》指出,加快推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集成轻量化AI决策系统,实现主动服务、节能优化、故障预测诊断等场景本地化实时智能决策。支持企业研发AI厨电终端产品,突破智能菜谱、烹饪过程自动化等核心功能。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围绕焊接、装配、喷涂、搬运、质检等制造业泛在场景,重点研发智能焊接、自主移动操作、智能搬运、智能装配、视觉质检等典型场景智能机器人,并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中率先应用。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建设高性能、高效能算力中心,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联合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共建算力网络联盟,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协同联动。加快研发适配算力硬件的基础系统软件,带动智能管理、算力调度等软件服务发展。

三大重点举措

在重点举措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品应用示范三大重点举措。

《行动计划》提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展AI芯片、新型显示、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高性能末端执行器、直线电驱动关节、一体化关节、新型传感器、轻量化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核心部件支撑。支持感知与决策、运动控制与执行、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智能体协同、AI操作系统与中间件、开发工具链与平台等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加速形成一批产业化成果。

在培育开源开放生态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以核心算法、仿真训练、算力匹配、操作系统、智能硬件和共享加工为重点,集聚整合行业优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金融等优势资源,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和产业协同创新行业组织,为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提供协同创新、开源孵化、算力支撑、技术支撑等服务。

在打造创新发展平台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突破关键技术薄弱环节。面向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业化需求,建立一批技术适配验证、行业数据共享、产品能力验证、质量检测认证等协同创新平台,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验证、人工智能模型测评、产品性能测试认证等服务,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终端规模化量产。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坚持精准定位、特色引领,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布局区域总部基地及整机研发制造,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家电、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服务器;主城新区重点布局整机制造及核心配套,重点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其他消费智能终端;其他区域重点围绕消费领域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终端。

在完善产业体系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大力度承接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集成等前端软件信息企业和后端整机研发制造、关键核心配套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提升端侧大模型、操作系统、算力算法等核心支撑能力和芯片、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显示屏、电源、印刷电路板等配套加工能力。

责编:战术恒

排版:汪云鹏

校对:杨舒欣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