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7月22日讯,三年的时间,科创板从无到有,以注册制试点带动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为“硬科技”企业打造了高效资源配置平台,也重塑了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的生态。
券中社记者注意到,自科创板开市以来,海通投行始终走在服务科创的前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累计挂牌IPO企业数量共计439家,其中海通保荐的科创板企业38家,占比8.66%,市场排名第四;科创板IPO累计募集资金方面,海通保荐的科创板募集资金1092.62亿元,占比17.07%,市场排名第二。
总市值排名前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海通保荐的占两家,分别是排名第一位的中芯国际和第九位的中微公司。
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姜诚君在接受券中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方向,把原来的发行门槛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在此过程中,投行对企业乃至产业链的价值发现作用逐渐凸显,对投行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注册制对企业财务、法律等合规事项的核查要求趋严,中介机构责任不断压实;另一方面,投行从业人员更需要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产业链关键位置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回顾科创板三年走来的历程,券商投行业务也回归价值发现本源,不断探索各自的特色。
据姜诚君介绍,海通证券紧抓“硬科技”的市场定位,在集成电路及生物医药领域成功打造了“海通品牌”。在集成电路领域,海通保荐的科创板企业涵盖了材料、设备、制造、封测、设计等上下游领域,其中包括了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明星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海通投行目前服务的细分行业包括了创新药、化药、CRO、CMO、医疗器械、检测早筛、互联网药店等众多领域。
展望未来,姜诚君表示,海通证券将不断提升投行的综合服务能力,由“股票投行”转向“多产品投行”、 由“中介服务型投行”转向“产业服务型投行”、由“场内投行”转向“场内场外并重投行”。同时建立“一个海通”理念,打造形成“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大协同”业务定位,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成为一流的资源配置型投行、一流的财富管理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行和具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一流投行。
责编|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