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7月8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张林广就“如何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分享了观点。他从顶层设计、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市场发展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分析。
张林广认为,应立足需求,系统谋划第三支柱发展建设。在构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时,要体现三点特色,即普惠性、有效性、便捷性。在养老金融产品层面,应结合养老保险行业长期稳健经营、细分多元服务的业务特点,构建突出普惠养老、生命周期管理、支持长期领取、兼顾便捷灵活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以下为张林广观点主要内容(略有删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18.70%,较2010年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1/3,国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为积极应对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就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发展进行了密集部署、深入研究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我将结合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谈三点思考。
第一,立足需求,系统谋划第三支柱发展建设。
当前,我国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虽已覆盖全国人口的近80%,但保障水平有限,替代率呈下降趋势。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仅覆盖全国人口的5%,且增速逐步趋缓。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要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积聚长期性的养老基金,构建一套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便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构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时,需要体现以下三点特色:一是体现普惠性。我国实施的是个人收入调节的所得税机制,个人所得税覆盖面相对较低,为保障非纳税人群的参保扩面,可参考德国李斯特养老金财政补贴的激励政策,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参与积极性。二是体现有效性。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为长期投资资金,能否实现养老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让居民感受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实实在在的收益,提升获得感,是提升退休后生活品质的现实保障,也是居民有意愿、有信心、能坚持参与第三支柱的重要前提。三是体现便捷性。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应给客户带来便捷、友好、专业的服务体验,为居民提供从决策参与、建立账户到实现缴费、购买产品的全流程服务。
第二,创新探索,积极开发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
当前我国养老金融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普通居民养老意识不强、风险意识薄弱,发展第三支柱不能曲高和寡。应结合养老保险行业长期稳健经营、细分多元服务的业务特点,构建突出普惠养老、生命周期管理、支持长期领取、兼顾便捷灵活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账户与产品相结合。通过长期养老账户与多样化金融产品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不同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年龄阶段的客户实现“风险保障+投资增值+退休领取”三重养老需求,通过账户提供适于不同人群的积累方案,降低购买门槛,激发中低收入人群的参与积极性。
二是在资金期限上,长期与中短期相配合。资金使用目的不同,居民的流动性诉求也不尽相同,鼓励居民逐步将中短期资金转换为长期资金,渐进式延长资金锁定期限,同时兼顾医疗、购房、意外等突发流动性支出诉求,打消居民对资金长期锁定的顾虑,最终实现覆盖至退休且不失灵活性的养老金储备。
三是在投资属性上,安全性与收益性相融合。居民的风险偏好千差万别、养老目标更是各有侧重,我们既要满足居民偏好,也要适度将投资风险在管理机构与居民之间合理分摊,打造兼具本金安全、生命周期动态调整与追逐长期增值的不同风格投资策略,提供差异化、综合化的养老金管理方案。
第三,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第三支柱市场快速发展。
一是在市场培育上,投教与服务相辅相成。针对目前居民对养老金融的理解和认识普遍有所欠缺的现状,不断提升居民养老意识,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各类媒体投放第三支柱养老规划宣传内容,加深居民对养老金融的理解,逐步提升参与度;持续丰富以平台为主要载体、以居民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投资者养老规划服务,包括为居民提供退休收入支出测算、养老需求分析、养老金积累方案设计、资产配置建议等服务,重视投顾建设,打破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息隔离,精准触达和满足居民需求。
二是在销售模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金融机构一方面应利用已发展较为成熟的现有线下销售渠道,充分发挥网点服务在长期金融业务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强化科技赋能,建立与互联网平台等代理销售渠道的合作,支持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银行等居民方便接触的线上渠道发售,推动第三支柱快速发展。
三是在服务供给上,竞争与合作相促进。从养老金市场发展历程看,第二支柱年金是部分养老保险、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的市场,下一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市场参与主体进一步扩大,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等全金融行业都将参与其中。在混业经营局面下,金融机构之间虽存在重叠竞争,但产品运营和核心客群仍保有各自多年积累形成的特色,应倡导不同机构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形成差异化竞争的良性氛围,并积极寻求在账户管理、资金托管、委托投资、销售拓展等领域的合作,在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实现互惠共赢,共同促进我国养老金融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自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张林广为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责编|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