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A股市场出现“新晋”千元股,这只股票便是禾迈股份,其也是年内首只“新晋”千元股。
包括禾迈股份在内,目前A股市场千元股仅有两只,另一只为市场中常年的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而昔日的多只千元股目前已回到千元之下。
年内首只“新晋”千元股诞生!
禾迈股份股价突破1000元
今天上午,A股市场再次出现股价超过1000元的股票,这是年内首只“新晋”千元股阵营的股票,这只股票便是禾迈股份。包括禾迈股份在内,目前A股市场千元股仅有两只,另一只是贵州茅台。
行情数据显示,禾迈股份今天上午盘中一度达到1039.68元,涨幅超过6%。
资料显示,禾迈股份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其中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主要包括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配电柜等。公司股票于2021年12月20日上市,发行价超过百元,为557.80元。
禾迈股份上市后业绩较好。2021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约93.8%。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大增175.23%。公司股价自4月26日创下361元低点后,仅两个多月即大涨近2倍。
据Wind数据,A股历史上除了贵州茅台与禾迈股份外,也曾出现过一些千元股,但数量不多。
上世纪90年代,飞乐股份、真空电子股价也曾超过1000元,但考虑真空电子面值为100元,且这两只股票的高价是特殊时期炒作的产物,因此和茅台不太具可比性。
2019年6月27日,贵州茅台股价正式突破1000元,这使其成为本世纪以来首只突破1000元的股票。贵州茅台能成为千元股,背后是业绩连续数年持续增长,以及各路机构投资者对其的强烈追捧。
资料显示,贵州茅台于2001年上市。从2001年度至2021年度,贵州茅台在这21个会计年度里,归母净利润每个年度都在增长,从未出现负增长情形,区别只在于每年增速高低。截至目前,贵州茅台股价在2000元左右。
2020年12月16日,石头科技股价突破1000元,成为本世纪以来A股市场第二只千元股。石头科技是近年才上市的一只股票,于2020年2月21日上市,发行价高达271.12元,凭借当时相对稀缺的扫地机器人概念,公司股票受到市场追捧。石头科技股价一度高达1494.99元,但此后逐渐陷入调整目前股价报529.19元。
2021年2月9日,医美龙头爱美客股价突破1000元大关,成为本世纪来A股市场第三只股价突破千元的个股。但此后爱美客进行过除权,目前股价为572.99元,已低于千元。
需要说明的是,一只股票要成为类似于茅台这样的高价股,除了一般具有业绩增长稳定、每股收益高、每股净资产高、发行价高等特点外,公司的分红政策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些公司常常进行较高比例送转股,使得其股价经常被除权,从而降低了绝对数值上呈现的股价,如果进行复权的话,实际上会有更多的股票早就突破千元大关。
比如,禾迈股份对于2021年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由于此次分配,禾迈股份今年6月份进行了除权除息。若进行复权,禾迈股份股价早已提前数日就超过了1000元。
A股小幅走高
2000亿市值海运巨头盘中暴涨9%
今天上午,A股市场一度走势低迷,后逐步走高,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上涨。
酒店餐饮、汽车类、电气设备、农林牧渔等走强。医药等板块走弱。
海运公司股票遭热捧。A股市场海运龙头公司中远海控股价暴涨,盘中一度上涨逾9%。中远海控H股盘中则一度暴涨近8%。
昨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上述预增公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 2022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647.16 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 276.18 亿元,同比增长约 74.45%;预计 2022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644.36 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74.16 亿元,同比增长约 74.06%;预计 2022 年上半年公司息税前利润(EBIT)约人民币 952.45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 456.58 亿元,同比增长约 92.08%。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中远海控称,2022 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较为紧张,主干航线出口运价保持高位运行。报告期内,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 3,286.03 点,同比增长 59%。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发生严重迟滞,全球客户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远海控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保障运力供应及用箱需求,提供“水水中转”、“水铁联运”等灵活替代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竭尽所能帮助客户度过充满挑战的时期,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贡献力量。
编辑:叶舒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