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新能源周周讲”锂电池专场:估值低位,布局当时

券中社5月24日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日前工信部发布的《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在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占比超过了半壁江山,约占全球的70%。

对此,长城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马晓明在日前结束的长城基金“新能源周周讲”第四场直播活动中表示,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是整车企业的底层竞争力,具有鲜明的周期成长特点,未来投资可沿着周期性和成长性两大特征进行布局。

此次直播活动中,马晓明就锂电池产业链做了系统分析,谈及锂电池板块开年以来的下跌,他认为这主要是受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衡、竞争格局恶化,以及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在马晓明看来,每个影响因素的消失都会带来板块的反弹,一旦这些因素全部消失,就会带来一波大机会,“明年板块的估值水平在20-30倍,部分景气比较好的环节估值略高,从历史数据来看,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目前位置值得布局。”

具体到投资思路上,马晓明表示,锂电池行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建议关注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迭代的环节,也可以沿着产业链的周期性特征,寻找一些供需偏紧的投资环节,比如隔膜等。

“新能源周周讲”活动的主办方长城基金,也看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且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斩获颇丰。银河证券数据显示,由新能源先锋杨宇管理的长城行业轮动A 2021年业绩回报在同类可比的499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中夺得冠军,而截至5月20日,其近一年的业绩依然名列前茅,同类排名在前2%(5/447)。同时,长城基金也在年初布局了专注投资新能源板块的主题基金——长城新能源股票型发起式基金,显示对这一领域的长期看好。

作为长城基金与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联手重磅打造的季播主题活动,“新能源周周讲”自4月21日首播以来已推出了四期,分别就新能源行业的热点问题、核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锂电池产业链做了系统介绍。据悉,该活动为期三个月,将持续举办12场,每周都将邀请能源领域和证券行业的资深专家,围绕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细分方向展开介绍。

谈及推出该活动的初衷,长城基金表示,新能源是中国双碳战略下,未来中长期发展确定性最强的行业之一。打造“新能源周周讲”活动,旨在为投资者廓清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投资逻辑,希望让更多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新能源行业的基本面情况,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

责编:陈铭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金融从业者都在这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