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宏观经济运行建议、稳定市场预期、中概股等热点问题,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接受了券商中国记者的采访。
对于宏观经济运行,韦志超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主线逻辑,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主要体现在疫情反复、商品价格强势、房地产弱势等方面。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加力以及其他配套措施都已经陆续有所动作。包括市场比较关切的房地产的情况,虽然还没有完全走出困难局面,但整体有向好的迹象。疫情的发展和受国际局势影响较大的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还处在动态变化当中,目前还有待做更加深入的观察,从当前时点来看,是可控的。
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他表示,市场对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是有共识的,也就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央行自去年底以来率先采取了降准、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对冲,从今年开年的1-2月份的社融放量可以看出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总量方面。
他建议,接下来政策还应加大维稳力度。一方面,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坚决性,在货币适当宽松的基础上进一步呵护市场微观主体,改善社融的结构性不佳的问题,对于在疫情反复下承压较大的小微企业,进行定向“滴灌”,这方面近来政策支持的力度已经比较大,包括增值税留抵以及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等等。另一方面,其他的配套政策也要跟上来,各方面都松一点,形成维稳经济的合力。
对于“中概股”等与境外资本市场相关的问题,韦志超称,外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导致在此期间,中概股和恒生科技跌幅居前,这是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由此次冲击延伸出去的就是市场对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前景的担忧,取决于大国博弈的结果。一方面需要中国继续支持企业出海,另一方面需要外围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一视同仁接纳。
对于证券行业发展机遇,韦志超认为,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变化、居民财富向权益类资产转移,权益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推进,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扩容,使得券商经纪业务以及资管业务的转型加快,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投资者投资热情高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证券公司首要的是练好内功,提升研究、投资和服务的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优的收益。
同时,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进,券商也有提高各项能力的迫切需要,打造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扮演好“看门人”的角色,这样才能在保荐等各项环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践行责任与担当。
责编|曲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