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二季度后信心有望逐渐回温 全年经济或超预期|预见金虎

作别极不平凡的2021,我们对崭新的2022年充满着期待。在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点,券商中国、券中社APP携手各家头部金融机构推出《预见·金虎》视频节目,与各位读者分享2021年的心得感悟以及对2022年的展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预见金虎》年终策划中对2022年中国经济与市场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分析。邢自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定为2022年的重心,这显示了对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的信心。随着纠偏的力度加大,宽松的信号加强,二季度后信心有望逐渐回温,最终全年经济情况可能会超预期。

以下为视频全文:

各位券商中国和券中社APP的观众们,大家新年好,我是邢自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趁着虎年伊始,我给大家带来新春祝福,以及对2022年的中国经济与市场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一些分析。回想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经受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做投资用一个字总结就是“难”,困难的“难”。新年伊始,我们看到还是有很多风险因素,比如说房地产的债务风险还在延续,而奥密克戎疫情又带来新的挑战。

不少国际机构国际组织把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了,调到了4%出头,甚至个别机构认为可能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还不如美国,但我认为从一个半月前开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定为2022年的重心,号召整个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显示中国今年还是有很强的意愿来去实现一个5%左右的经济增长。

尽管开局很艰难,但我相信随着纠偏的力度加大,宽松的信号加强,到了二季度之后,信心有望逐渐回温,最终结果可能全年经济是超预期的。

从经济的各个板块来讲,这里面基建的投资,绿色能源的投资会继续扮演压舱石的作用。房地产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政策逐渐的传导,才能稳定信心。而消费可能要等到下半年,随着整体的就业和收入预期逐渐地好转才有回稳的希望。

那么要实现5%以上的稳增长,到底政策该怎么发力?我想主要分成三块,第一块有希望看到的就是财政与货币这些传统的逆周期的政策,会去加力。今年会继续实施减税、降息、拉动消费,扩大城市群基建和保障房这些举措并举。

第二就是针对目前市场主体信心较为疲弱,预期不稳的问题,最高层可能会释放更为明确的稳定监管环境,修复企业信心这样的信号,像三年多前2018年底的企业家座谈会就值得参考。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对地产的预售资金的监管进行调整,放松融资环境,加强因城施策来改善预期。

最后一条,那就是可能也会积极的关注疫情在全世界各地的新的变化,适时主动动态调整我们的防疫策略,与时俱进,去探索和阐释。最终依靠疫苗药物治疗科技进展,逐渐回归常态的可能路径。这是我们觉得今年政策值得观看的主要的发力点。

当然我们看到大家的疑问还是比较多,经济工作会议到现在一个半月,似乎在整个逆周期政策的发力层面,有点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那我想看到目前疫情和房地产下行这双重影响,当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的预期是回落的,消费增长是下滑的,企业投资的意愿相对是比较低的,在私人部门需求下行的情况下,自然需要公共部门去政策发力,这就是利周期调节的其中应有之义。

所以我相信随着经济工作会议把逆周期调节重新摆上了日程,提出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接下来宽松政策的力度会加强,纠偏的力度会加大。

那么我们知道过去七八年曾经出现过两次,一个是2015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第二个是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了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前两次会议释放了这个信号之后,后面都伴随着逆周期政策的开启。

本次会议过了一个半月了,我们看到迹象如何?可谓是喜中有忧,喜的一面就是货币政策已经率先发力了,积极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打开降息的周期,那么尽管也有人担心美联储会加息,中美货币政策的背离,但考虑到过去一年多,中国是在美国极度宽松的政策之下率先退出了这些刺激政策,那中国的宏观杠杆率过去一年下降了接近8个百分点,而不像美国、英国、欧洲、日本都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所以中国是全世界最有空间进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带动信贷回升的。这块我并不担心,因为对全球其他的发达经济体来讲,现在面临的主要苦恼是通胀太高了,政策透支了,而中国既无通胀的隐忧,也没有政策透支的这种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给2022年中国货币财政政策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喜中有忧,我说喜的一面是货币政策,那么值得关注的则是财政政策是否会适时的发力。过去一年半财政政策的支出相对保守,我们看到在中央的财政里面的财政存款增加了差不多两万多亿,那么也就是说在一些领域可能出现了财政收入高于此前预期的财政预算,但是支出进度不快。

今年考虑到财政政策要进一步的增加力度,假设给地方政府的专项债的额度跟去年一样,但是去年实际上是没用完的。去年下半年10月、11月,还有1.2万亿的专项债额度可以结转到今年使用,实际用于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是要比去年高的,再叠加释放过去一年半存下来的这些中央财政存款释放资金,有助于去抵消今年地方政府面临卖地收入下行带来的财政紧缩的力量,使得公共的开支特别是基础建设投资可以受益于这块的提振。

第二块则是减税已经箭在弦上。我们估计在3月份的两会上,中央政府可能会宣布一项高达1.5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减税方案,这中间重点包含了对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的营业税以及对研发层面的研发抵扣,那么这些都显示了我们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会从公共开支财政的角度加大。

最后一点,从财政的领域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虽然目前还不是共识,就是中央能不能出台一些直接支持消费者的、支持老百姓花钱的政策,譬如说有些地方曾经实验过消费券,中央政府能不能加大力度,我想这块尽管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还是值得积极的去借鉴海内外的各种成功经验,毕竟如果能够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及时的提振居民消费,它能确保中小商户渡过疫情之后的难关,保住了就业,那也就保住了消费的有生力量,对内循环奠定了基础,这是财政接下来可以看到的一些法理方向。

讲完了今年可以去预计的整个宽财政宽货币逆周期发力的政策,当然影响经济的一个不确定性,是疫情的困扰,特别是2022年开年以来,来自新毒株奥密克戎的冲击。由于奥密克戎具有比较高的传染性,给动态清零策略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总的来讲,中国自全球疫情2020年开始以来,过去两年我们的清零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根据我的估算,这种清零给中国出口带来了3万亿人民币左右的额外的出口红利。

因为西方经济体疫情此起彼伏,很多老百姓待在家里购买网上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产,其他的出口市场,亚洲其他国家往往由于疫情原因,工厂也不能及时的开工。所以中国的清零策略过去两年多从经济上是总体利大于弊的,但是随着奥密克戎更高的传染性和更轻的病症这种特征,动态清零在经济上的收益可能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现在可能已经对网上买商品的需求接近饱和了。第二,中国的出口竞争对手东南亚国家,这次似乎也没有被奥密克戎给打趴下,他们的工厂还在正常的运营。从这些角度来测算了,奥密克戎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高于收益了。我们就看中国什么时候从绝对清零防御策略,适时主动观察疫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可能逐渐变成一种常态化的防控。

那么短期这可能是难以一蹴而就的,毕竟尽管奥密克戎的致病率有降低的迹象,但是对咱们国家比较不平衡的这种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可能还是超越了咱们的风险承受系数,但是我们对现在的新型的疫苗药物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投入也在慢慢的增加。

最近上海等沿海地区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一些做法更为灵活,往往不是把整个片区一封了之。这就释放了新的积极的信号,力求去平衡在防疫和消费、经济恢复之间取得一个更好的平衡。

总的来讲,下一步如果我们观察到这种病毒的毒性随着不断的变种之后继续的减弱,它的下一波如果致病率更加轻微,那么是有利于转变成与人类共存的状况。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咱们的医疗资源的投入,疫苗药物科技也在有所进展,这会使得我们在阐释探讨在疫情防控回归常态的可能路径方面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有助于打破现在一些市场上和外资企业里面对中国清零的策略,可能会从中长期来讲阻碍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国际交流,对吸引外资留住高端产业链可能有不利作用。我们通过这种适时的探讨、阐释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定海神针的作用,这是关于疫情带来的新的风险。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改变市场预期,重塑市场主体的信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应对三大挑战,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我们刚才讲到的从扩大需求端的逆周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到防范供给冲击,怎么与时俱进地改变我们的疫情策略。但是最后一点怎么去把转弱的预期给拉回来,重塑信心,这可能是最困难最严峻的,但也是最重要的。我想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决策层在接下来会不断的释放出清晰的信号来重塑市场预期。

首先,经历了过去一整年的大刀阔斧的监管改革,基本上监管改革涵盖各行各业,我想它主要是显示了新阶段中国经济治理逻辑,从简单的保增长转向了平衡增长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平衡增长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所谓的新时代我们更重视高质量发展。但是,由于再平衡,有一部分的企业和市场主体就担心以后经济发展是不是不再是主题了,那么可能经济和企业信心出现硬着陆可能都被忽略了,我觉得这块我倒不认同。因为毕竟再平衡之后,我们还是发展是硬道理,只是要高质量的发展,还是要把蛋糕做大是硬道理。

那么2022年我想多数行业从去年开始的各行各业,比如说教育、医疗、互联网平台到这些所谓的非常重要的其他的领域。我想他们的这些监管会进入一个非常稳定、协调、更加透明的阶段。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最近关于平台经济、网络经济已经出台了上市的新规,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审查的办法,它并没有对象VIE结构以及网络平台公司海外上市等等一刀切,还是画出了一个底线,设好红绿灯。所以这些其实就是一个迹象,去年开始的整个针对各行各业的监管风暴,逐渐向着更为稳健协调透明的阶段去转变。

当然市场预期现在还没有完全好转,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的借鉴2018年当时采取的高层企业家座谈会的经验,释放出更为明确的监管环境,鼓励创新发展,保护私人企业产权,恢复企业家的信心。

毕竟不管是新能源半导体专精特新制造业,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平台经济、视频娱乐、游戏,实际上他们都是中国经济生产率改进的贡献者,是中国经济的持份者,更是稳增长的主力军。

所以如果针对最广大的企业群体释放出非常稳定的信号,彰显我们现在监管框架的搭建已经基本上完毕了,这有助于一扫企业家心头的不确定性的阴霾,防范企业家精神未老先衰。这里我觉得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前稳增长稳预期不仅仅是经济口某一个部门可以实现的,因为去年的监管风暴去杠杆、严监管涉及面比较广,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当前自然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包括舆论、网络、房地产、平台经济、视频娱乐这些领域的监管。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都要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的改革措施,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这是重中之重来改善市场预期。总的来讲,我们对中国政府大力的实施扩大需求,稳定供给,改善预期的三大措施还是有信心的。如果这些措施在未来陆续出台,有利于扭转现在的市场预期,实现一个峰回路转,今年中国经济最终是前低后高,峰回路转之后,实现5%以上的健康增长,这是我们对虎年的预期,在这里也祝各位观众朋友们新年愉快,虎年大吉,投资顺利。

责编|程靖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金融从业者都在这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