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银行“花式”募资凸显资本补充压力
银行年末“补血”忙,今年特别密集。

【摘要】银行年末“补血”忙,今年特别密集。

银行补充资本,除了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永续债“补血”之外,二级资本债发行也大单频现。近期,工商银行披露其不超过19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已获准发行。

从以往情况看,国有大行均会合理测算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规模、节奏、时间窗口,采用多批次方式分多笔完成发行。Wind数据显示,今年银行已完成发行67只二级资本债,合计融资5169.53亿元,而去年完成发行72只,融资6647.9亿元。随着工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获批,银行二级资本债融资或迎来加速期。

银行“花式”募资轮番上阵,原因不难理解,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收官,银行普遍面临资产回表、加大资本补充的压力,资本工具早发完、早计入,以支持相应的风险资产扩张。相对于资产投放创收带来的增益,风险资产消耗带来的影响更大,这也要求及时高效补充资本。

此外,近期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以及中国版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落地,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适用五组附加资本要求,在近期融资补血的主体中,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当活跃。而在加大信贷投放规模且内源性资本补充存在一定困难的背景下,无论是二级资本债还是永续债必然都将加速发行。

对比永续债近两年的发行情况可以发现,今年各类银行发行永续债60只、合计规模6160亿元,小于去年同期规模6484亿元,但发行数量却增长了10%以上,这意味着今年中小银行发永续债融资增多。相比之下,二级资本债大单频现,多来自于大行、股份行。

在结构性资产荒背景下,叠加信用风险上升,机构对银行资本债的持有热情提升。从持有情况看,银行二级资本债持有方主要来自非法人产品、以大行股份行为主的银行自营。随着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由摊余成本法改成市值法,长久期的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部分偏好稳定净值的银行理财配置需求减弱,债券发行随之承压。相比大行,市场认可度、流动性等都较弱的中小银行受影响更大。

从银保监会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各类型银行尚无需立即补充资本,但对于部分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来说,资本补充压力更为突出。正是考虑到行业现状,监管层推出IPO、中小银行融资工具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其补充资本,但部分规模实力弱、市场认知度不高的中小银行在需适应更新的经营环境的同时,仍然亟需补充资本。

编辑:万健祎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金融从业者都在这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