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调入5家创新药公司 谋求全球化的药企偏向于赴港上市

9月6日,深交所公告,港股通股票名单发生调整并自今日起生效,共14股被调入,12股被调出。在本次被调入的公司中,有5家是创新药公司,是被纳入名单最多的行业,显示创新药行业得到了资本的拥护。

5家创新药公司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5家被调入的创新药公司分别是基石药业、和黄医药、科济药业、赛生药业、开拓药业,这些公司不乏亮点。

公司资料显示,基石药业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上半年,基石药业成功上市两款同类首创的肿瘤精准治疗药物普吉华®(普拉替尼)和泰吉华®(阿伐替尼),并实现了可观的销售业绩。此外,基石药业还递交了四项新药上市申请(NDA),其中,两款同类首创/潜在同类最优的产品艾伏尼布和舒格利单抗获批在即。基石药业还预计,2022年将递交超过五项NDA申请,提交一至两项具有同类首创/同类最优/第一梯队潜力和全球权益的高度差异化的新分子临床试验申请。

和黄医药也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肿瘤创新药公司,目前已拥有三款创新药物产品,分别为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赛沃替尼,其在研管线包括十种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及另外七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的肿瘤及免疫候选药物,公司预计在2024或2025年有望达到收支平衡。

赛生药业同样有三款已上市产品贡献业绩,其创新药产品的管线涵盖了抗体药物、核素药物、小分子免疫药物和偶联药物。今年7月,赛生药业提交的那西妥单抗上市申请获得药审中心受理,进入审批流程,该产品的上市有望为国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新疗法。

科济药业是国内CAR-T领域的先行者,其核心产品CT053是一款靶向BCMA的CAR-T产品,正在中国进行关键2期临床试验。科济药业计划于未来1-2年分别向中国NMPA、美国FDA提交CT053的上市申请。

随着核心产品普克鲁胺临床试验推进到后期,今年开拓药业股价连番大涨,一度成为全球医药股“涨幅王”。普克鲁胺有望成开拓药业首个商业化品种,目前前列腺癌和新冠适应症均处于III期临床。据东吴证券研报,普克鲁胺前列腺癌适应症有望在2022年实现商业化;作为新冠口服特效药,普克鲁胺有望在今年实现海外上市,预计2022年,普克鲁胺将获得1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6亿美元以上的净利润。

被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后,符合相关资格的境内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渠道,对这5家创新药公司的股票直接进行交易。同时,这5家创新药公司进入港股通后,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在内地的投资者基础,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谋求全球化的药企偏向于赴港上市

自港交所18A政策出台,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来,港交所迎来大批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近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也成为了我国医药生物公司上市的新选择。

不过,赴港上市的创新药公司仍然是主流。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就有腾胜博药、康诺亚、加科思、和铂医药、德琪医药、荣昌生物、药明巨诺、云顶新耀、嘉和生物9家创新药公司赴港上市,同期登陆科创板的则只有金迪克百克生物凯因科技艾力斯和前沿药业4家。

在诸多赴港上市的创新药公司中,不少受到了境内投资者青睐。据记者统计,共有11家创新药公司港股通持股比例在5%以上,其中亚盛医药、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居港股通持股比例前3位,分别为19.43%、17.36%、16.97%。

从布局来看,赴港上市的创新药公司呈现全球化布局、单个领域领先的特点,如荣昌生物、药明巨诺是ADC药物和CAR-T疗法两个热门赛道的领跑者,和铂医药、德琪医药等是全球化的创新药公司;科创板上市的金迪克百克生物属于创新疫苗企业,其产品主要在境内销售。

从原因来看,创新药企业选择赴港上市,除了融资以满足研发需求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是本土创新药企业全球化的趋势逐步成型,选择赴港上市更有助于拓展境外市场布局,提升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金融从业者都在这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