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互联网企业网络数据安全的大审查,让许多正在赴美IPO路上的企业紧急“掉头回国”。
“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原本已经准备向美国递交材料了,现在只好暂停计划了。”北京一家美元基金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家互联网企业暂停或取消了赴美上市计划。
近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方面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在“获得中国政府许可”的前提下,才能在美申请上市。与此同时,SEC 还正在制定新的指南,要求在美上市的中企披露在中国的监管风险。随后,中国证监会对此回应称,加强监管合作是必然选择,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
尽管赴美上市之路并未被“堵死”,但可以预期的是,短期内赴美上市的热度将骤降,已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将承压。此外,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相关业内人士还认为,这对美元基金未来的募资,以及企业和资本之间的合作关系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多家企业暂停赴美IPO
一石激起千层浪。6月10日,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正式递交赴美IPO招股书,20天后,滴滴正式登陆纽交所。但就在4天后,滴滴却突然遭到国内审查: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被勒令下架,几天后,旗下的25款App也被下架。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中国企业就掀起了一波赴美上市浪潮,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了新高。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包括知乎、悦刻、BOSS直聘、满帮、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滴滴在内的35家中国企业相继完成赴美IPO,总融资金额达123亿美元,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和373%。其中,滴滴、满帮和雾芯科技的募资额均超过10亿美元。来自美国纽约证券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差不多会有60家中国公司计划在美国上市。据此计算,上半年已完成全年预计数量的近6成。
但是,今年多只中概股上市之后的表现却不如人意,如每日优鲜、水滴等企业上市之日股价都出现了破发,如今还需面临“安全审查”,赴美IPO似乎在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货拉拉、福佑卡车、天鹅到家、Keep、喜马拉雅、小红书、零氪科技、哈啰出行、七牛云、Soul 等中国企业暂停、推迟或撤回了赴美 IPO 计划。其中,多数企业均在今年 4 月底提交了第一轮赴美 IPO 招股书。
华南一名小型券商投行人士解枫对记者表示,像滴滴这类面向C端的互联网平台,不可避免地会掌握超过监管要求的个人数据,哈罗出行撤销赴美上市计划也就不难理解了。“未来一年内这类企业想去美国上市肯定会很难,还增加了投行信息披露的难度。”
在解枫看来,赴美上市“被堵”,尤其对那些估值没那么高的公司来说,即便是港股也不太适合,这就意味着它们会暂时失去了上市机会。但是,对头部公司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涉及个人数据问题,或者企业本身就是美国方面重点严查的企业,就可以转战港股。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已在美上市的企业来说,不排除有更多的企业会考虑在港股进行二次上市,以保障企业畅通的融资渠道。
或将波及美元基金募资
据记者了解,此轮国内企业扎堆赴美IPO,实际上是一些即将到期的美元基金在背后推动。“企业在A股上市的话,美元基金没法兑换成美元退出,所以只能赴美或赴港上市。”解枫表示。
而如今,一边是急着退出的美元基金,一边受阻的退出通道,企业和投资机构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投资机构逼得不那么紧的话,企业还可以继续观望;但如果资本也很着急,企业可能需要和投资人重新谈判,重新签订投资协议了。”解枫说。
解枫进一步表示,国内企业赴美IPO受阻,或将进一步影响美元基金的募资。“一级市场上美元基金的募资过程可能会曲折一些,因为他们需要去说服投资人,相信中国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相信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过去大家对这个是没有质疑的,现在因为中国监管的一系列原因,导致中概股估值大跌,很多国际投资人都亏钱了,所以会对此心生疑虑。”
另类资产领域数据和市场洞察平台Preqin方面也表示,监管机构接连采取的审查,无疑会影响投资者包括海外投资人的信心,使得他们在决定的时候有更多的考虑因素,除了估值过高的问题,监管风险也列入其中。但是,Preqin方面也指出,中国初创公司的发展潜能加上有一定政策的支持,投资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
Preqin亚太项目数据副总裁陈健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中国会继续扩大在互联网和数据安全方面的监管,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机会会越来越少,美元基金的退出或许会出现更多的股权转让、一级市场出售或者通过二手份额市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