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风物长宜放眼量:迎接服务、文娱消费的蓝海!多家私募集聚“金长江”私募服务系列沙龙

编者按:

潮起东方,势涌长江。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中国私募业正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转型。值此之际,由长江证券携手兴业银行、证券时报共同推出的“金长江”私募赋能计划,以研究、资金、交易与品牌四重赋能,构建专业化、体系化的私募成长平台。

历经一年淬炼,近三千只产品同台竞逐,于波动中见真章。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特推出“金长江私募赋能计划”专栏,记录那些在结构性行情中以专业立身、以远见制胜的管理人。未来,“金长江”将继续携手优秀私募,守望长期价值,见证中国私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点击图片立即报名

10月底,上证指数历时十年重回4000点,市场情绪显著回暖,私募基金的业绩和发行表现亮眼,规模快速攀升,百亿私募数量激增至113家,私募业迎来一轮快速发展的良机。

11月11日,长江证券“金长江”私募综合服务系列沙龙广州站成功举办,活动特邀证券时报、广东省私募基金业协会,汇聚了广金美好、广州好投、陆生生投资等15家资方以及大禾投资、广东辰元、泽元投资、纽富斯投资、鸣瑜投资、传山基金等50多位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业内专家,围绕宏观经济走势、资本市场展望以及私募行业新规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新阶段下私募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迎接服务、文娱消费的蓝海

为顺应私募新规要求,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长江证券携手兴业银行、证券时报,依托“金长江”私募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资金、研究、交易、品宣”四大核心板块为支撑,共同推出“金长江”私募赋能计划。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金长江”赋能计划获得了业内机构的广泛响应。

长江证券资产托管部负责人王城栋出席了本次沙龙。他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正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A股市场稳步上行,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私募行业管理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在“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与外部环境持续改善形成政策合力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王城栋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关键时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附近的震荡,这正是需要我们深入交流、凝聚共识的重要时刻。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赋能计划内涵,拓展服务边界,通过定制化的资金解决方案、专业的交易系统保障和全方位的品牌建设,助力私募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以《风物长宜放眼量——四季度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为主题演讲。他表示,全球央行年会之后,美联储关注重心从通胀转向就业,从汇率和息差两大约束看,货币宽松正在卸下枷锁。从“十五五”规划来看,产业建设强调自主可控和前瞻布局,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建设的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内需方面,首提居民消费率提高,提高消费能力和意愿。于博认为,“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3%左右,投资的贡献率将降至28%以内,消费日益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5年,市场将迎接服务消费、文娱消费的蓝海。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私募观点

伴随着上证指数在4000点附近高位震荡,资金博弈有所加剧,A股的后市走势,备受市场关注。在研讨会上,多家私募机构仍然看好当前市场,认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玄元私募介绍,过去的8-11月,市场风格从杠铃的两端价值+微盘切换到大盘成长,以海外算力、国产替代、电新、有色等为主导。这背后是联储降息预期与温和数据的宏观组合,以及产业趋势的共振。经历三个月上涨后,部分行业(如TMT、港股互联网)性价比快速下降。我们认为,剩余行业中仍具备趋势性上行基础、胜率赔率兼具的主要方向是电新板块和海外能源电网。展望未来,在下次财报季前的真空期,市场风格可能从大盘成长主导再次切换,需密切观察。

广东辰元资管基金经理许简表示,今年股票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持续向好,这一态势有望延续。但随着指数点位不断攀升,市场在积累财富效应的同时也出现分歧,叠加地缘风险与宏观压力未消,整体环境更趋复杂。这对投资者的策略选择、工具运用和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量化策略作为国内日益成熟的工具,既有直接参与市场的指数增强等相对收益产品,也有和股市收益来源不同的优秀绝对收益型产品,通过适度分散配置这类产品,投资者可以更安心地把握股票市场红利,减少因市场点位走高、宏观扰动等带来的潜在波动影响。

广州鸣瑜基金表示,市场的beta和市场的波动率是我们尤其关注的两个方面。今年以来,大盘指数不断突破几个关键的台阶,交易量持续高企,多数股票量化交易管理人都获取较好的超额收益,与此同时部分板块也积累了一些风险待释放。其次,无论是板块还是风格上,本年都出现了几次明显的阶段性风格切换,我们相信未来市场的高低切换仍将是常态。如何做好波动率的管理,如何将波动率转化为投资收益,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风格切换,是我们近些年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我们也将持续以投资者为本,坚守合规底线,借助量化的工具,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优质的私募基金产品。

深圳纽富斯基金经理黄俊豪认为,在上证指数临近4000点的当下,展望明年,在中美关系缓和以及海内外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依然是机会大于风险,但不宜过于关注指数点位本身,而是聚焦结构性的机会。以AI、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仍然会是市场主线之一,不过在板块拥挤度走高之后,更加需要精挑细选以及把握好轮动节奏。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反内卷”的推进,传统制造业有望逐渐迎来价格和盈利的拐点,过去备受冷落的顺周期板块未来也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值得进一步去挖掘。纽富斯投资一直坚持以个股深度研究为基础,把握企业的成长确定性,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也注重控制回撤,争取以优秀的投资业绩回报投资人的信任。

泽元基金经理任文启介绍,自1995年至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金价与油价呈现负相关性,目前,金价接近其对一篮子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剔除金价)比值历史区间上沿,油价接近其对一篮子大宗商品综和价格指数(剔除油价)比值历史区间下沿,宜减金增油以加强投资组合稳定性。截至2025年10月,尽管美股全面高估,但仍有资源和消费两个板块处于低位,资源、消费是当前美股中两个明显的洼地。美国市场是大环境,中国市场是小气候,大环境决定小气候,以上线索也暗示目前中国市场上也是资源、消费处于低估状态。ETF资金代表了市场主流偏好,目前美国ETF资金对金矿股票和能源股票的配置水平均在低位,说明大宗商品市场情绪仍处于低位。

广州传山私募基金投资总监李传山表示,当前A股市场呈现指数强势与个股分化并存的典型特征。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键技术关口反复震荡,前期领涨的芯片、半导体及新能源板块集体回调,而低估值板块则出现阶段性反弹。这种快速轮动格局使得Alpha策略面临严峻挑战,指数强势更增加了股票量化策略收益获取难度。期货市场方面,商品期货整体趋势性机会匮乏,CTA策略短期收益平淡。然而,正是这种低相关性特征,使其成为构建组合的重要稳定器。我们认为,在当前股指的相对较高点位,对于量化策略基金,适合通过核心仓位配置优质股票资产,同时辅以CTA策略作为风险对冲工具,能够有效平滑组合波动,配置复合策略基金机会好。

深圳海之源基金经理吴志坚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显著,成长板块如科创50与创业板表现强势,而部分绩优蓝筹板块和红利板块走势疲软。在此环境下,我们认为那些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且具备高股息吸引力的优质公司或许具有潜在投资机会。当前中国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港股已逐步摆脱外资主导,其中部分高息资产仍具估值优势。无论市场风格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守长期价值投资逻辑,挖掘潜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广州市航长投资总经理贾炜指出,本轮行情核心驱动在于历史低利率环境支撑估值,经济转型推动科技与出海企业价值重估,以及政策面持续提振风险偏好。与2015年相比,当前市场在资金规模、政策确定性和企业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我们对A股后市保持乐观,市场整体估值仍低于成熟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夯实了长期基础。科技板块中生物制药、新能源、航天等细分领域在全球供应链中仍具重估空间;银行等红利板块在分红收益率优势下具备修复潜力。投资主线上,我们重点关注估值合理的核心资产与疫情后修复行业,仓位管理上将维持偏高配置,通过选股和风控应对波动。建议投资者把握趋势,在低利率环境中布局优质资产。

广州天钲瀚基金经理胡勤天认为,2025年以来,A股呈现震荡上行、分化加剧的特征。随着结构性行情深化,板块与个股轮动加快,投资需要更加注重投资标的的捕捉和时机的选择。展望后市,量化策略竞争加剧,同质化的策略造成了更多的挤压交易从而影响了容量的上限。量化策略投资需要重新回归本源,去捕捉市场中的不理性波动。量化市场的同质化竞争的进一步升级,促进了更多的独特策略的产生。而这些独特的新策略,成为量化市场新的方向,新的利润来源。

杭州博衍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表示,2024年IPO收紧以来,技术密集型龙头企业地位逐步凸显,今年下半年以来,泛科技行业强势崛起,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集体走强,细分领域龙头屡创阶段新高。展望未来,泛科技型龙头领先地位将进一步扩大,优质资产的alpha效应持续增强,与优质公司同行,我们坚定看好市场与泛科技方向来年的成长空间。博衍基金立足长线思维,自上而下的基于对宏观经济周期而非景气度的把握与研究,以及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挖掘低估值高潜力的资产,获取绝对收益,穿越牛熊。

成都锦天成资产基金经理张济鹏表示,当前市场再次进入了震荡周期,从历史上来看,哪怕在牛市,经历了一段时间上涨后,市场都会进入到2~3个月的调整周期。但展望明年,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政策往往会比较积极,叠加地产行业下行已过四年,对于经济的拖累正在进一步降低,持续拖累经济的内需在明年见底的概率极高。中国产业在近些年全面崛起,如果再看到内需的见底,资本市场上行的基础将会更加牢靠,风险偏好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应该积极把握近期市场调整的机会,布局优质公司,等待市场接下来的回馈。

海南西格玛私募基金总经理钟晓峰认为,目前市场主要股指在经历7、8月强势上涨后,近期进入波动收敛区间,短周期趋势逐步走稳,上证指数历时10年重回4000点,主要股指年化波动率也从8月的25%下降至当前约18%,而波动率下降、动量恢复、趋势方向未完全确立,为趋势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布局窗口。西格玛将继续通过自适应趋势算法与风险平衡模型,稳健捕捉股指期货的结构性趋势机会,在波动收敛的环境中追求稳定、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CIS)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