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进博论道:养老金融如何点亮银发新未来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成功举办“聚力养老金融,颐享银发未来”主题论坛,并正式启动2025中国太保客户节资产端子客户节。海内外养老金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路径,为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言献策。

养老金融战略升级正当时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傅帆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中国太保连续八届护航进博,发挥太保优势、立足上海主场、讲述中国故事、迎接全球来宾。

面对我国深度老龄化趋势,傅帆表示,中国太保将“大健康”升级为“大康养”战略,强化全集团层面健康保险与养老金融的协同发展,促进康养服务与保险主业双向赋能。他呼吁行业加强跨界合作,以“开放、合作、共赢”的进博精神,引入国际经验,输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高品质康养生态。

长江养老董事长陈林深入分析了养老金融面临的长期趋势与挑战,指出科技革命、低利率环境、养老制度与理念变迁正在重塑行业格局。面向“十五五”,长江养老将锚定养老储备、投资和服务三大方向,构建“保险保障+健养服务+财富管理”的生态体系,推动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维视角把脉养老金融新趋势

论坛汇聚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美国普信集团首任北亚区总经理林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等10余位政产学界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养老金融的发展方向。

现场金句频出,为行业发展勾勒出更清晰的路线图:在功能定位上,指出养老金与长期寿险是积累长期耐心资本、助推产业升级、实现养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理论支撑与国际借鉴方面,既有对养老金融发展潜力的经济学分析,也引入了美国养老金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的成熟经验,为我国多元化养老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在机构角色上,强调随着我国养老金制度从“负债型”向“资产型”转型,专业养老资产管理机构正逐渐成为养老财富管理的中流砥柱。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更是形成重要共识:养老金融必须打破行业壁垒,与康养产业深度交融。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将成为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关键举措。

数据洞察与智慧平台探索新突破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展现行业创新的最新进展。

长江养老与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上海)养老资产管理与规划状况洞察》受到关注。研究院院长陈诗一教授指出,当前养老金融蓬勃发展,但高质量数据支撑仍显不足。双方合作的《中国居民养老金融态度与行为调查》项目将持续开展跟踪调研、逐年积累数据,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业内权威、服务多方的基础数据库。

同期发布的“知时节”智能投资管理系统,是长江养老自主研发的智慧化养老金管理平台。该系统通过“研究—配置—策略—组合—绩效”全链条设计,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促进各模块高效协同,持续优化投资组合,为提升养老金投资决策效能与投资业绩提供了科技赋能的新工具。

进博会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已成为银发经济产业链交流合作的关键枢纽。本次论坛吸引了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学术专家及国际代表近200人参会,聚焦养老金融与康养服务协同创新,搭建了高规格的行业交流平台,为推动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CIS)

校对:王锦程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