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量产元年开启商业化爆发,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一键掘金

纵观行情发现,近一年以来以AI为主题的科技叙事浪潮不断,作为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的人形机器人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热点。 

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形机器人吸引资金关注的重要原因。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5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沉睡的巨人觉醒》文章中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很可能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 

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红利、资本涌入、技术突破等因素的同频共振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或将持续吸引众多机构和资金布局。在此背景下,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A类025553,C类025552)重磅首发,旨在为投资者布局人形机器人提供一条较为便捷的投资渠道。 

作为股票型指数基金,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跟踪的是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为机器人生产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并最终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序选取前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不足100只时全部纳入。这种编制方法既保证了样本的流动性,又突出了机器人主题的特征。 

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成份股以中小盘股为主,这从其成份股市值分布也可以看出。数据显示,成份股中300亿元以下总市值的企业占比超过80%。(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3) 

从行业分布来看,指数的成份股重点集中在工业和信息技术两大领域,权重分别达到56.4%和34.7%,覆盖了机器人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看,上游产业链侧重于零部件供应,包括感知系统、传感器以及执行系统等;中游则聚焦于本体制造环节,并进行设计、测试、系统集成和量产准备等;而下游产业链主要围绕包括工业领域、服务业以及特种领域等在内的应用生态展开。庞大的产业链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以及丰富的投资机遇。(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3;机器人产业链分类来源:中信建投证券《一图读懂机器人产业链》,截至2025.9.18) 

机器人行业的高成长性和技术创新驱动特征,使其收益表现具有高弹性的特点。从历史行情来看,中证机器人指数自基日(2010年12月31日)以来,长期累计收益为97.13%,长跑能力显著。(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12.31-2025.10.13) 

长期以来,中银基金不断夯实投研实力与人才梯队建设,指数投资团队经验丰富,积累了涵盖指数化投资、主动量化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品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覆盖宽基、主题、商品等指数产品线,为投资者指数投资提供多元化选择。 

作为股票型指数基金的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其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投资于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含存托凭证)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在多重催化事件助推下,机器人板块景气度或有望持续,有望迎来资金持续流入,布局机遇或更加凸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本基金属于R4中高等级产品,仅适合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4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CIS)

校对:杨舒欣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