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直击平安银行股东大会!就增收增利、提振股价发声

昨日,平安银行召开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该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监事长叶望春、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独立董事艾春荣、董事会秘书周强出席。

在常规议程之外,平安银行管理层代表直面了如何稳住急降的息差、零售转型难度和战略延续性、零售风险是否见顶、如何使经营效益重回正增区间、如何提振股价等犀利问题。

“争取维持一个健康的息差”

如何让息差下行坡度不要那么陡峭,平缓一点、降速慢一点,是各家银行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平安银行本次股东大会也不例外,有股东问及在息差下行趋势下,平安银行如何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问题。

从全行业经营层面看,冀光恒赞同银行净息差收窄已是既定的结构性趋势,主要受政策引导让利实体经济、利率市场化深化及经济增速多重因素作用影响。

今年一季度,股份行净息差已经下滑到了1.56%,而同期平安银行净息差保持在1.83%。这种相对优势,其实被一些券商分析师认为能让平安银行在银行板块整体复苏时拥有更大弹性。

“我们要争取维持一个健康的息差,其实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控制付息成本。今年我给零售行长的任务是一定要将零售付息成本变得很低。另外,我们对公付息成本已经在下降。” 冀光恒透露。

事实上,在3月份举办的平安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也曾数次着重强调付息成本的问题,表示平安银行今年零售负债端必须退出高成本行列,同时,还需要在人力成本管控等方面做一些科技替代工作,比如对网点的一些功能进行机器替代等。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平安银行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81%,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较去年全年下降26个基点,存款成本持续优化。

除了推动付息率下行,汇总冀光恒、项有志、吴雷鸣在本次股东大会上的相关回答,还有另外两重因素对平安银行稳住息差有所助力:一是平安银行一季度降本效果明显,业务及管理费90.55亿元,同比下降13.2%;二是该行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4.30亿元,同比下降20.9%。

“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如果(净息差)能稳定在1.6%、1.7%以上,我行就是健康的。”冀光恒说。

零售风险在加速出清

对于一家长期以“零售立行”为主战略的银行来说,在零售业务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的转向中,财务上、人员上、业务上有阵痛是在所难免的。

近一年来,市场对平安银行的担忧重度聚焦于零售业务风险敞口与资产质量。 有股东代表在本次股东大会上提问,平安银行零售风险是否企稳,个贷不良有没有继续改善的空间。

吴雷鸣援引财报数据表示,截至3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32%,较上年末下降7个BP;并透露该行一季度不良整个生成80多个亿,同比下降了10几个亿,环比下降30多个亿。

冀光恒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再度强调了其在数个公开场合谈及过的举措:平安银行放弃了过往高风险、高定价、高利差的传统打法,选择向中风险、中收益产品倾斜资源。平安银行主动收缩高定价产品规模,仅去年一年主动压降近2000亿元,零售风险基本出清。

同时,平安银行强化了对问题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强了对资产质量的管控。2025年一季度,平安银行核销贷款170.6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总额94.25亿元,其中有97.3%的不良资产为现金收回。

“一季度从数据上证明我们零售在风险上是见底了。并且我们预测,到年底不良率和不良生成都会按季度逐渐下降,它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明显的下降区间里。”吴雷鸣说。随着更多中风险、中收益的新产品投放逐步上量,他和其他管理层均对零售风险的改善抱有很大信心。

盈利和营收如何重回正增长区间

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实现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平安银行将营收净利双降归因于市场变化、优化业务结构等因素。

有投资者直问平安银行如何摆脱既不增利又不增收的困境,营收和净利两个指标何时回到正增长区间。

汇总冀光恒和项有志的回答,一些方法论已经可以被提炼勾勒:平安银行要从压降负债成本、通过客群结构调整和中风险产品投放提升资产端收益、管控新资产质量、加大催清收力度、控制渠道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多维度来提升效益。

事实上,从人事层面,今年3月,平安银行关键岗位接连变动,管理层先后吸纳了两名“70后”青壮派干部,也是试图推动平安银行在改革深水区稳住营收和净利的关键举措之一。

平安银行先是将主管零售的总行行长助理张朝晖调任深圳分行兼任分行行长,将原深圳分行行长王军晋升总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并分管零售业务;其次是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聘任方蔚豪为其副行长的议案(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

人事变动往往意味着新的打法, “零售做强、对公做精”或许将会迎来更显效的实现路径。

如何提振股价?

从二级市场来看,以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11.46元/股来计算,自2021年高点23.68元/股以来,平安银行股价回撤了51.6%。截至昨日,平安银行的市净率为0.51倍,处于股份行中游。

有股东代表犀利发问:“平安银行如何提振股价,做估值管理?”

对此提问,周强表示理解股东心情,并坦言近几年,以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受经济周期的冲击更大,对股价的影响相对又更大一些。平安银行管理层一直在进行市值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该行基本面和经营业绩。

周强总结,去年以来该行各项改革开始出现了一些关键指标向好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主动压降高风险零售贷款,零售风险已经见底并企稳、基本出清;新零售产品投放逐步上量,未来有望回升;拨备覆盖率位居股份行前列;息差位于股份行上游;股息率位于上市行前列;2024年分红率为28.32%,高于上市银行的平均分红率等。

事实上,有研报从技术层面分析指出:但自去年9月底,年线开始拐头向上,标志长期趋势由跌转涨,同时年线斜率加速上升,反映市场对基本面改善预期提升。目前市场对零售转型阵痛与资产质量压力的定价足够充分,技术面筑底特征明显,趋势向好。

而从分红层面,平安银行近年来确实步调积极。在保证自身资本充足需求的基础上,平安银行2024年在完成上一年分红的同时,增加了一笔中期分红,使得2024年整体分红额较2023年多出132亿元。

这也是为什么有分析师认为:平安银行已经形成了“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的防御性特征,而这或许能增加平安银行受长线资金青睐的可能性。

“管理层对于公司发展很有信心。从多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还是相对偏低的。随着改革推进,我们股价不会一直被低估,相信终将回归到一个真实价值。”周强说。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