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低利率叠加震荡市背景下,高股息红利策略格外“红”。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A股红利指数和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分别取得了14.45%和26.86%的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指数表现。(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4.12.31)
红利策略受到欢迎,是多方面共振的结果。一方面,震荡市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而高股息资产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稳健收益,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强,性价比相对较高;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其正面效应的溢出或有利于港股,红利资产股息优势或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随着南向资金的加速流入,反映出资金对港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持续看好,对港股后市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统计显示,2024年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8000多亿港元,今年一季度累计净流入更是达4387亿港元。(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5.3.31)
在此背景下,中银基金顺势推出了中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A类:023104 C类:023105),为投资者布局港股高股息提供又一新的投资选择。
资料显示,此次新产品为股票指数型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该指数是从符合港股通条件的香港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3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统计显示,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较高,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年末股息率超过8%,表现出较高的分红水平。(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1.1.1-2023.12.31)
从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份股多为经营稳健、现金流良好的优质蓝筹股,涵盖银行、交通运输、能源和通信等高股息行业。这些行业的“周期+金融地产”特征显著,通常具有较稳健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分红水平,股息回报比较稳健。
从过往历史收益来看,指数体现出了短期收益弹性较高、长期收益较稳健的特点。数据显示,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近一年收益率为14.87%,优于港股其他同类红利指数,也显著超越A股中证红利指数。另外拉长时间来看,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近4个自然年度(2021年至2024年)表现均超越恒生指数,震荡市中展现出较好的防御属性。(数据来源:wind,其中,近一年收益率统计区间为2024.4.22-2025.4.22,近四个自然年度统计区间为2021.1.1-2024.12.31)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港股市场估值或处于历史低位,同时AH股溢价自2023年初以来震荡上行,估值偏低+AH股溢价偏高,港股配置性价比或进一步凸显。
据悉,中银基金指数管理团队成员稳定,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指数管理及量化投资研究经验。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公司已经布局了较为完善的被动指数产品线,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指数策略体系,力争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标的指数过往表现也不预示指数基金的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CIS)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