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研究报告:国内带病体保险呈现两种筹资模式,建议差异化管理

6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公共健康与风险管理联合实验室”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产学研不同维度共同回答“带病体保险是什么”这一问题,系统性分析总结了带病体保险的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挑战,并提出发展建议。

三类承保形式两种筹资模式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进展,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慢病、带病人群的数量快速积聚,根据《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我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社会对于带病保障需求日趋增强。

与会人士认为,“带病体保险”的开发是保险行业应对这一大势的主要抓手。

《报告》梳理了国内外带病体保险市场发展历程。国外带病体保险的经营是“强政策支持型”的,并呈现出较为明晰的初期、中期、后期三大发展阶段。国内带病体保险的经营,更依赖于保险公司自有的风控手段,涌现出三类承保形式。

一是以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这是接近国外带病体市场发展后期的产品;二是以费率可调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提前上车”逻辑;三是为疾病进展、复发提供保障的慢病险/复发险。

《报告》显示,带病体保险的保障形式决定了相应的风险特征和经营方式,按筹资方式可以总结为“自筹资”和“共济”两种模式。

其中,自筹资模式的如个人慢病保险、专病复发险,承保要求较严格,为个人自愿投保、强调风险同质性,风控要点是精准定价;共济模式具有一定强制性投保要求,承保要求较宽松,风控要点是“精准定价+人群结构”,代表业务包括企业团体保险、惠民保、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险。

WechatIMG75.jpg 

存在供需不匹配

《报告》基于在北京、浙江和宁夏三地线下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2000+份样本的调查结果,发现客户需求端有以下特点:一是带病体人群的健康需求旺盛,为健康需求付费的意愿较强,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障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保费,富裕人群则对商保需求较低,小康家庭是商业健康险的主要需求群体。三是带病体保险产品供给不足,大多数民众在尝试投保时遇到过“投保无门”“保障内容不足”等问题,优化空间较大。

《报告》显示,保险公司不断努力探索带病体保险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未出现行业标杆产品,商业模式也未成型,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政策落地支撑相对有限。二是保险公司产品实践经营能力不足,面临诸如数据、发展定位、渠道资源等多重制约。三是客户保障认知存在差异,供需不匹配现象严重。四是产业协同不强,医、药、险融合不深,难以解决带病体保险经营的风控问题和盈利模式问题。

与会人士认为,发展带病体保险对保险公司而言,不仅是一份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市场机遇。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带病体保险有助于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填补带病人群保障缺口,应对老龄化危机,降低经济社会的运行成本。在行业和保险公司层面,借助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利于打破发展困境,为健康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可以借由带病体保险推动药险支付联动,促进医药行业创新发展。“保险公司要有意识去开发带病体产品、承保带病体人群。”

提出四个层面建议

《报告》依托国情,对带病体保险未来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涉及四个层面。

理论研究方面,建议产学联合加强研究,使带病体保险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行业经营层面,建议保险公司要认清带病体保险与传统健康险发展规律的差异,针对不同模式带病体保险在筹资和风控上实施差异化管理。

其中,对于自筹资模式的带病体保险,理想模式会演化为“对健康程度分层的百万医疗险”并具备以下要素:一是在百万医疗险承保健康体的范围上进一步扩展,不以单独的带病体保险存在,扩展范围存在明确承保边界,并具备明显的保障杠杆;二是承保客群在承保时就有明确的风险等级细分以及差异化的定价,保险公司从客户主动健康告知、可获取的医疗行为/诊疗数据来判断承保个体的风险类别;三是为特定客群提供高价值健康管理服务,一方面提高或维持带病体客群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帮助保险公司控制远期理赔风险,支持保险产品从“保健康”到“促健康”。

对于共济模式的带病体保险,保险公司最应担心的是业务结构风险,因此应在销售环节加强管理,尽可能提前识别待承保群体的风险分布,或通过合理的承保模式提前锁定承保群体;在产品设计上,不应忽略健康体客群的保障感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相对高频且风险可控的保障责任或健康服务,吸引健康体留存,维持续保时业务结构的稳定,推进带病体保险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产业融合方面,建议发挥平台作用,形成行业合力,通过加强资源合作、数据合作、支付模式创新以及服务融合,构建医养康宁的产业融合生态圈。

政策支持方面,建议加强筹资机制、运营层面的针对性政策支撑,助力带病体保险健康有序发展。

校对:刘榕枝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