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寿险公司7月保费仍为两位数增长,延续了今年5月以来的高增。随着预定利率3.5%寿险产品于7月底全部停售,8月开始进入3.0%预定利率新产品的销售时期,业界预期,增速将出现自然下滑,同时保险公司重心也将转让增员蓄客以及新产品培训,为明年开门红做准备。
寿险继续两位数增长
在3.5%预定利率产品停售预期下,今年寿险公司二季度的保险销售较好,自5月以来单月都呈现两位数同比增长,这种势头也延续到7月份。
据上市险企公告,今年7月单月,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和人保5家寿险公司中,多数实现保费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其中,太保寿险7月单月保费约200亿元,同比增幅约90%,增速最高。其他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7月单月保费313亿、同比增速4.7%;平安人寿358亿、增长17%;新华保险117亿、增长22%;人保寿险保费45亿、增速12%。
考虑到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包括新单保费和老保单续期保费,续期增速比较平稳,新单增速或更高。披露数据的人保寿险数据显示,7月新单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长险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大增七成以上。
“7月寿险保费景气增长,预计为定价利率下调窗口期客户保险储蓄需求集中释放所致。”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团队认为,7月上市险企累计寿险保费延续较快增长,主要为各家公司把握定价利率下调窗口期,代理人有较高的积极性集中销售带来。
整体上,今年前7个月寿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增速也较高,上述5家上市系大型寿险公司的增速达6.5%-10%之间,也属于近年增速高位。
8月增速料降
今年5月到7月的寿险保费收入双位数增长,有行业内外共同催化因素。从外部来看,购买金融产品的客户风险偏好降低,具有保证收益属性的银行储蓄和理财保险产品变得更受欢迎。从寿险行业看,3.5%高预定利率产品停售预期下,也加速了购买行为。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于7月31日前停售所有预定利率高于3.0%的传统寿险,以及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0%的万能保险。因此7月是预定利率3.5%的传统险的最后一月。
自8月开始,保险公司的在售产品切换到3.0%预定利率的产品。西部证券非银金融研报梳理了各险企预定利率切换后的主要储蓄型产品,头部公司新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持有期最高内部收益率(IRR)位于2.80%-2.93%区间内,与此前热销的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主力产品相较,IRR降幅在0.27-0.54个百分点。
在不同预定利率产品切换后,保费收入增速预计如何?
开源证券非银团队认为,考虑到负债端景气度较高,新业务保费同比高增有望带动代理人收入高于往年同期,叠加前期客户资源消耗较大,预计第三季度后两月份新业务增长或面临一定压力,但全年角度看景气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后续关注渠道队伍对新产品适应水平及开门红筹备情况。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报分析,7月底3.5%定价利率传统寿险产品全面停售,得益于前期的集中销售,当前上市险企已基本完成全年业绩目标,8月将经营重心转向增员蓄客以及新产品培训,为2024年开门红做准备。其预计上市险企将有更多的时间备战2024年开门红,从而推动业绩超预期。
产品类型过渡期
业界认为,在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仍具有独特的配置价值。头部寿险公司人士向记者分析,横向看,保险产品仍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是有独特的保障属性,另一方面,即使在理财属性方面,长期稳健收益仍不可替代。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在下行,银行理财等其他金融产品均打破刚兑,凸显了保险的优势。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希望调整业务结构,增加分红险等浮动收益的产品比重,从而既降低自身刚性负债成本,又有望最大程度兼顾客户利益。
不过,以往客户看重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稳健性和刚性,对于收益不确定的产品,会有一个接受过程。有寿险公司高管预期,保险公司的储蓄理财型产品,例如在银行渠道卖的产品,从增额终身寿险等收益确定型产品过渡到分红险,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