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证券时报·券中社
推荐视频
视频|数字化转型不是"炫技"!华创证券华中炜:要重构券商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态
蔡毅任宣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又吵起来了?马斯克批“大而美”法案之际,特朗普:你拿的补贴比谁都多,没有补贴,马斯克只有回南非老家!特斯拉股价应声大跌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量派投资创始人、CEO孙林:量化行业前景可期!喊话高考生:理工科都有机会
视频|数字化转型不是"炫技"!华创证券华中炜:要重构券商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态
以下为演讲全文:
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是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出发,运用数字化方法和能力,重构证券公司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态,推动实现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我们认为有三点因素:
第一,是实体经济转型对金融服务提出新要求。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转型关键期,企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求资本市场充分发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不仅能提供融资支持,更能在完善公司治理、激励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直面新形势下实体企业需求的变化,提供综合化、定制化解决方案。
     第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证券行业重构服务模式。我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上市公司数量、市场结构逐步改善、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证券经营机构是资本市场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通过独立、专业与审慎的工作,为资本市场提供承销、保荐、尽调、定价等专业服务,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各类欺诈行为。证券公司需要重构服务模式,更好履行中介责任,提升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和质量。
      第三,证券行业自身提升服务能力的内生需求。证券公司的内部资源配置与服务能力建设,往往按照业务线纵向聚焦,形成了“烟囱式”的业务系统与数据孤岛,导致服务能力、业务系统、数据资产难以横向打通,组织内的资源难以高效协同、形成合力,制约了向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与效率。通过数字化建设打通数据资产、发挥数据价值、改造业务流程、完成组织与员工的赋能,构建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能力,成为证券行业的内生需求。
——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通过重构生产关系,推动和帮助实体经济创造新的价值。
证券行业过去很长时间内,局限于“以牌照为中心”、提供标准化金融服务的通道业务思维。在当前形势下,证券行业必须回归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从“牌照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业务链和服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因此,证券行业的数字化的目标,不是“炫技”,沉迷于速度有多快、界面有多花哨,而是要真实立足金融服务的本质,围绕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客户的价值创造。
三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我们认为有两点最为重要:
一是要聚焦人和组织的转型,重构生产关系。员工要从业务的执行者变成业务组织者。让员工能充分了解和调用公司的资源能力,在面对企业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是新的形势下,证券公司服务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基本要求。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将公司的能力封装成产品、模块,导致能力可被调用,组织模式要突破此前的部门条线割裂的架构,在全力向能力调用、团队协作、解决方案提供的方向转型。
     二是要聚焦人的连接。当前,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面临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各业务条线系统的数据流程割裂、“烟囱式”的系统建设无法支持内部高效协作、各系统技术栈不一,无法实现能力复用,还有业务高效交付与信创改造的双重挑战等等。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以人的“连接”为核心,打通数据、能力及服务资源,以自主可控为宗旨,构建人员、流程、数据全连接的一体化运作平台,才能有效解决多系统融合、多数据整合、多终端协同、信创改造等各种困难。
发布于2022-11-19 08:55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