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圆满闭幕 参展机构、人次实现双增长

11月21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简称“深圳金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落下帷幕。

展会三天,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总入场人次达47400人,总入场人次同比增长58%。展会期间,举办50余场主题活动,共发布行业新政策、产品成果18项,共进行33项产融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路演,部分项目达成意向与投融资金额10.55亿元,展现了金博会的行业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巨大提升。 

288家机构同台“炫技”展示最新成果 

本届深圳金博会成功汇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私募、科创企业、高校、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等288家各类机构参展,同比增长80%。

其中,核心金融交易平台阵容亮眼,涵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深圳联交所、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重要机构。百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参展,汇聚银行、保险、证券等主流机构,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南方基金、银华基金,展示行业最新产品服务成果。

此次展会,还吸引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大新银行、富邦银行等外资行,山西证券、上海证券、新疆新动能私募基金等外省金融机构参展,充分彰显深圳金博会的行业影响力与引领力。

金融科技方面,以福田、南山、罗湖为代表共超过30家金融科技企业强势组团,其中微众科技、金证科技、长亮科技、华锐技术、财富趋势等各细分赛道的明星企业集体亮相,现场展示最新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华为联合12家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展车形式,聚焦金融行业核心系统改造与AI建设等核心需求,展示领先金融ICT基础设施产品与解决方案,成为展会“流量担当”,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打卡,一同打造金融科技的“深圳样板”。 

首设“政府引导基金专题展区”打造展会产融对接新路径 

本届金博会以“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现深圳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共举办5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近5000名专业观众报名参会。

同时,展会作为重磅内容发布的首秀舞台,邀请重要部门、金融机构发布重磅行业政策、产品等18项新成果,涵盖深港合作、跨境金融、科技保险、农业供应链金融、绿色债券等领域。

其中,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发布《2025大模型金融应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中国信保公布“中国信保全球查”上线深圳中小微企业统保平台、《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湾区标准、“农业产业链数字人民币应用联合实验室”、国家农业农村部重大项目综合产融平台(深圳)子平台,这些重要成果将从不同维度展现深圳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为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筑巢引凤”效应,促进资本与项目的高效对接,今年首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专题展区,集中展示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的明星企业29家,以及45家分别来自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创型企业。

首次将参展各类特色产业、市引导基金、“20+8”产业基金以及来自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深圳市芯片科技促进会等15个产业商协会,与举办11场产融对接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一共进行了33项投融资项目路演,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达到10.55亿元,展会通过构建一个全域覆盖、层次清晰、精准匹配、高效协同的产融对接,生动呈现“以投带引、以基金促产业”的深圳路径。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参展机构最多、覆盖金融领域最广的重要品牌之一,深圳金博会成为搭建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汇聚金融产业资源,展现金融发展成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丰富多元的展会主题活动,实现产业端、金融端、科技端三端生态的深度融合,打造集展览展示、产融对接、政策发布、国际交流于一体的高水平展会平台,为深圳打造成为全球产业金融中心注入新动力。

校对:许欣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