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北大孙祁祥:反“内卷”之风、聚“协作”之力,应成为保险行业共识

近日,在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5(第二十二届)”上,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孙祁祥致辞时,围绕“十五五”时期保险业机遇和挑战分享了观点。

“在国民经济这个复杂体系中,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需求变化,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出现,一些技术产业获得快速成长,一些传统产业则衰退甚至消亡,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铁律。”孙祁祥表示,但保险业一定是一个必须持续发展的行业,因为保险业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是不可能消失的。并且,随着科技进步、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结构的日益繁杂,风险总量会越来越大,风险类型会越来越多,风险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只要有风险存在,以风险管理为己任的保险行业就有存在的充分理由。”

她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形势,面对国家战略、实体经济、民生保障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十五五”时期,保险业必须要以更加稳健、更加高质量发展,才能不辱使命。

“保险业自恢复发展以来,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无序扩张、产品同质化、价格战、诋毁同业等‘内卷化’竞争等顽疾,也一直困扰行业发展,影响行业声誉。”孙祁祥提出,从当前来看,反“内卷”之风、聚“协作”之力,以更稳健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应当成为行业共识。

“协作而不是‘内卷’,必将给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效率和动力。”她提出,保险业未来发展应聚焦四个方面。

一是固本强基,推进行业内部协作。通过渠道协作、产品协作、前后台协作、直保再保协作,建立和完善行业层面的包括灾害损失数据、欺诈黑名单、生命表等在内的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为各保险公司进行精准的风险定价提供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标准化、服务流程等方面协作,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行业整体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是风险减量,强化与客户协作。三是资源整合,深化跨行业协作。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传统保险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行业,在现代产业和科技日益新生的环境中,保险业这一特征更加突出。通过保险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能为客户创造出更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四是安全网构筑,加强与公共部门协作。保险业与政府合作提供巨灾风险保障,推广普惠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共同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孙祁祥表示,总体上,通过行业内部的协作,可以提升保险业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与消费者的协作,可以在实现风险减量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通过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做大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的蛋糕。通过与社会公共部门的协作,可以大大提升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价值与作用。

校对:刘星莹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