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10月制造业PMI出炉!三大重点行业保持扩张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总体稳定。

分析认为,10月份,尽管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有所偏弱,企业活力也有所承压,但是制造业仍有亮点,加上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继续落地显效,宏观经济仍具备趋稳运行基础。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细分指数变化显示,节日消费带动作用明显,基础建设投资相关活动有加速启动迹象。

制造业短期波动

10月份,制造业PMI为49%,结束连续2个月上升走势。13个分项指数同上月相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在0.1至2.6个百分点之间。大中小企业运行也均有所承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表示,10月份,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放缓。

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在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降至收缩区间,但指数仍接近50%,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小幅放缓。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导致生产活动小幅放缓的原因,一是由于当前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需求和企业预期,制造业企业生产意愿趋于谨慎。二是从历史数据来看,多数年度内由于长假等季节性因素以及部分细分行业由旺季向淡季转换等原因,10月份生产指数较9月份有所下降,今年这一趋势有所延续。

需求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低点,仅高于美国关税政策剧变的4月份。文韬表示,10月份是多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传统旺季,但今年10月,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承压、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需求明显收紧,拖累整体制造业市场需求偏弱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是我国出口的主体。10月份数据显示,三个行业出口新订单均较上月明显收紧,给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整体带来明显扰动。

三大重点行业保持扩张

数据也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等三大重点行业PMI保持扩张,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霍丽慧表示,相关数据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行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文韬表示,10月份,虽然在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出口都明显收紧,但三大行业的PMI均保持在扩张区间,且三大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运行在51%左右,表明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稳定发力、“两新”等政策效能持续显现的情况下,制造业中的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仍都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供需两端稳定扩张,较好托底制造业整体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随着反“内卷式”竞争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制造业中的市场价格积极变化继续累积。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其中10月出厂价格指数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高技术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均有所上升,其中出厂价格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结合来看,当前新动能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联动向好运行。

此外,10月份消费品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至50%以下,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以上,显示消费品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所减轻,销售价格有所回稳,对于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消费品制造业行业来说,这一价格变化有利于行业实现效益。

投资和消费活动有积极变化

10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保持在50%及以上的水平。

霍丽慧介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扩张,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行业看,在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市场活跃度较强;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等因素带动,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同时,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景气度偏弱。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认为,细分指数变化显示,不仅节日消费带动作用明显,基础建设投资相关活动也有加速启动迹象。

10月份,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明显上升,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升至55%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49%以上,环比升幅接近2个百分点。

武威表示,数据变化显示,四季度伊始,基建投资相关的建筑活动有加速启动迹象,为四季度投资发力稳增长奠定较好基础。四季度,基建相关资金的投放速度将有所提升,资金向实物工作量的转化也将有所提速。

责编:罗晓霞

排版:王璐璐

校对:祝甜婷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