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赛道突然遭遇抛售。
今日(10月23日),港股新消费赛道全线调整,大牛股泡泡玛特一度暴跌超11%,蜜雪集团一度大跌超6%。有分析指出,当前市场投资者对泡泡玛特未来能否保持业绩高增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估值的合理性。
整体市场方面,今日午后,A股、港股市场探底回升,各大指数集体拉升、翻红。消息面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美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展望后市,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随着引发调整的核心扰动因素正在出现积极变化,调整波段已接近尾声。与此同时,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外资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有望推动行情进一步向上。
新消费赛道大跌
今日,港股开盘后,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股价大幅跳水,盘中一度暴跌超11%,截至收盘,跌幅达9.36%,总市值缩水至3121亿港元。
与此同时,港股新消费板块全线大跌,截至收盘,古茗大跌近7%,蜜雪集团、卫龙美味、布鲁可大跌超4%,老铺黄金跌近2%。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自9月以来股价持续回调,其累计跌幅接近30%。消息面上,泡泡玛特近日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同比大幅增长245%—250%,延续了上半年的高增长态势。
分区域看,中国市场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85%—190%,线上渠道增速高达300%—305%,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海外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大幅飙升365%—370%,其中美洲市场以1265%—1270%的同比增速一骑绝尘,欧洲及亚太地区分别大幅增长735%—740%、170%—175%。
10月23日,有消息称,晨星分析师Jeff Zhang在一封邮件中表示,由于市场担忧泡泡玛特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增长将放缓。尽管Labubu制造商的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但晨星估计其收入增长将在今年达到峰值,并因高基数效应从明年开始放缓。
华泰证券认为,今日泡泡玛特股价跌幅较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9月至10月初北美高频数据弱于7月高点,担心其反映热度下降;
2、资金担心2026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主要基于海外Labubu需求比例较高,对其他IP认知度尚低,对Labubu热度延续性及新IP曲线存在担忧;
3、新消费大盘偏弱。
华泰进一步指出,在三季报后进入一段时间业绩空窗期,因此上述担忧对资金面的影响有所放大。对泡泡玛特的优势、壁垒及中长期空间保持信心,短期内重点关注第四季度旺季新品销售表现,及对全球粉丝热度的带动作用。
摩根大通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将泡泡玛特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300港元上调至320港元。该行认为,公司热门IP持续强劲的表现和估值吸引力的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摩根大通分析师特别强调,尽管Labubu产能已较一季度提升10倍,但Labubu 3.0和Mini Labubu在所有地区仍处于售罄状态,显示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招商证券国际也在报告中指出,泡泡玛特第三季度财务数据表现亮眼,整体收入按年激增245%至250%,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强劲表现。销售表现凸显公司本地化增长战略的有效执行,国际化扩张与多渠道布局(包括在线、线下及与Books-A-Million的合作)成为关键催化剂。
招商证券国际表示,泡泡玛特仍为行业首选标的,维持“增持”评级,并将该公司2025年销售额、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6%和13%,以反映三季度的强劲数据表现。在调整盈利预测后,基于2026年底21倍市盈率估值,得出目标价380港元,仍较2025年以来的平均估值高出一个标准差。
A股、港股探底回升
今日午后,A股、港股探底回升,主要指数全线拉升、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09%;恒生指数涨0.72%,恒生国企指数涨0.83%,恒生科技指数涨0.48%。
从板块来看,A股深圳国企改革概念股全天领涨两市,特力A、深赛格等10余股涨停;煤炭板块集体拉升,大有能源8连板,郑州煤电、辽宁能源等多股走出4天2板;锂矿概念股午后走强,盛新锂能涨停。港股科网股午后拉升,美团大涨超4%,京东、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反弹。
展望港股后市,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将更受益当下产业趋势。一方面,港股互联网巨头受益AI叙事发酵,资产结构优势凸显;另一方面,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且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推动港股行情向上。结构上,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国元国际指出,尽管短期风险犹存,但科技板块已进入价值区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11月美国政策动向、中国科技企业财报及AI产业落地进度,以捕捉结构性修复机会。
中银国际表示,短期回调不改科技趋势机会,新一轮产业催化正在蓄势。目前,国内外重要大模型厂商包括OpenAI、DeepSeek都加速了模型更新的速度。且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机器人板块仍有望迎接重要催化。
招商证券认为,随着供需格局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中美政策“双宽松”将形成共振,南向资金与外资将持续流入,驱动港股中长期上行并呈现慢牛趋势。
平安证券指出,港股行业集中度高,新经济行业占比不断提升,且当前估值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呈现“低PB、低PE”特征,将持续吸引稳健资金配置,特别是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价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责编:王璐璐
排版:罗晓霞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