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南沙金融30条”落地,期货产业园建设加速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广州南沙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广期所落地广州,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再到“南沙金融30条”的发布,南沙正加快打造期货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国金融开放与创新的重要高地。

近日,在广州南沙期货产业园主办的“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看南沙”活动上,中国期货业协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肖成表示,南沙具备政策、区位、产业、创新、国际化五大优势,不仅是广东期货市场的引擎,更是国家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战略支点。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认为,南沙兼具“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功能,可为港澳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为内地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南沙区位优越,毗邻佛山、东莞等制造业中心,具备产业协同和供应链管理优势,能够与香港携手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中心。

“南沙金融30条”发布后,广州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为政策落地明确“施工图”。业内普遍认为,南沙有望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和期货市场改革的重要“试验田”。

肖耿指出,改革关键在于让香港的金融制度优势与南沙的空间资源优势叠加。肖成则认为,“南沙金融30条”为期货行业发展带来突破,如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探索跨境品种,以人民币计价提升大宗商品定价权;允许港澳资本控股期货公司,推动跨境套保和包容性监管,吸引国际资本落地。

为承接政策红利,南沙期货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园区计划于9月底竣工,总建筑面积约15.1万平方米,将打造全国性期货金融总部和国际化服务平台,形成“金融+会展+商务”的生态圈。

业内人士认为,高标准建设南沙期货产业园,不仅有助于吸引金融机构汇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也将为广东制造业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中的主动权。

专家指出,南沙未来要重点解决制度细化和政策转化问题,把大数据、区块链、AI等新技术与金融实践结合,提升跨境结算与风险管理效率。通过产业链协同和平台赋能,南沙有望将期货市场从“投资工具”转变为“产业服务载体”,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南沙正凭借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和产业协同,逐步构建起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南沙金融30条”深入实施,南沙不仅将成为广东期货市场的核心引擎,更有望成长为全国乃至国际金融开放的新高地。

校对:吕久彪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