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显示,监管已批复衡水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同意其募集股份。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025年以来,河北多家城商行密集补血,启动增资扩股计划。业内人士指出,增资扩股将有利于中小银行夯实资本实力,对风险抵补、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均有益处。值得一提的是,衡水银行近年多份年报数据十分“神秘”,并未公开挂网。
衡水银行募集6亿股股份
根据河北金融监管局的批复,衡水银行本次变更注册资本方案获批后,可募集股份6亿股。批复强调,该行需依照有关规定,加强对股东资质审核。同时严格审查入股资金来源,投资人入股资金必须为自有资金,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
衡水银行成立于2009年,是在衡水市商业银行基础上更名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经历了衡水城市信用联合社、衡水市城市信用社、衡水市商业银行、衡水银行四个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衡水银行官网搜索其年度报告发现,该行2024年年报处于“加密”状态,需输入密码才能下载。此外,2023年、2019年、2018年年报文件则无法正常打开,2020、2021年年报未挂网。截至发稿,记者联系衡水银行,暂未获得回应。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按规定,商业银行应确保公众方便查阅年报。2007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确保股东及相关利益人能及时获取年度报告,应将年度报告置放在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场所,并按相关规定及时登载于互联网网络,确保公众能方便地查阅。
资料显示,衡水银行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为郑元昌,据悉,郑元昌有30余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曾长期供职于中国银行体系,从中国银行衡水分行滏阳储蓄所出纳员做起,到办事处主任、分行人教科科员到分行副行长等,直至2004年,郑元昌出任中国银行衡水分行行长,后续任中行邢台分行行长、中行河北保定分行行长等职。
2021年,原河北银保监局发布批复,核准了郑元昌任衡水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河北多家城商行密集增资
除衡水银行外,据记者梳理,河北省内多家城商行如保定银行、张家口银行也于近期开展增资动作。
6月12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披露关于张家口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的批复,监管同意该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募集国有股份不超过18亿股。资料显示,张家口银行前身为张家口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3年3月,并于2016年3月更名为张家口银行。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3572亿元,注册资本为92.23亿元。
保定银行完成新一轮增资,7月3日,监管同意保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7.1亿元,由52.7亿元变更为59.8亿元。往前追溯,该行于今年5月获批增资。据记者梳理,这已是保定银行近年来的第三轮增资。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批准保定银行增资,注册资本由40亿元人民币增至52.7亿元人民币。此次增资后,该行国有股权占比由原来的41.94%增至80.32%,实现由国有参股到国有控股跨越式转变,保定市财政局跃升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据悉,保定银行在2023年底也曾完成一轮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0亿元人民币增至40亿元人民币,彼时,该行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保定市财政局。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注册资本可以说是银行的“经营根基”。注册资本的增加,首先能够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如在面对不良贷款冲击时,减少经营波动;其次,增资也有助于银行扩大业务规模,拓展信贷投放、投资等,提高对当地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市场竞争力;此外,资本充足率也是监管的重要指标,增资有助于提升银行合规性。
“河北城商行的密集增资,可能与本地产业转型与发展相关,在过程中,当地城商行需更多资金支持。”王蓬博指出,河北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等产业发展基地,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升级需求旺盛,在此情况下,股东、特别是国有股东增持农商行,一方面,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重点产业项目,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增资对于稳定区域金融体系也有重要意义。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