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与投资者绑定!又见理财公司自购,高含权产品最受青睐!

2024年底,银行理财行业又现规模化自购。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自购的主体涵盖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公司,自购的产品均为“含权类”理财。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不仅能向投资者传递长期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优化市场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不仅受到“行家”青睐,多方观点指出,权益类产品逐渐成为银行理财公司优化产品布局的热门选择。

购入含权类产品

“价值投资 陪伴同行”,招银理财“官宣”自购的海报显示,该公司使用自营资金购买了编号为102805的理财产品。券商中国记者查询编号获悉,该产品为“招智价值精选一年持有系列”,属“混合类”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为R3,产品资金将配置约65%的固定收益类资产、35%的权益类资产。

除招银理财外,另一头部理财公司兴银理财也在2024年下半年发起自购。兴银理财表示,自2024年9月下旬起,该公司便开始频繁“自购”旗下“含权”类理财产品。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理财行业掀起过多次自购潮,2022年、2023年,渤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南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公司都曾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公司出手自购,通常都发生在净值低位,此举可有效彰显管理人与投资者深度绑定的信心。以招银理财为例,不仅以该公司运营资金发起自购,该公司高管、投资经理及员工同样“自掏腰包”购买产品,主打“与您风险共担,信心共享”的口号。

“理财公司通过‘自购’,传递出对理财产品和未来趋势的信心,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的积极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通过“自购”,银行理财公司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将更紧密捆绑,有助于推动理财产品和理财市场保持稳健发展。

他还表示,对银行理财公司本身而言,目前处于相对市场底部,通过自购也有利于优化市场布局,但由于“自购”金额不大,其起到的直接作用相对有限。

“对于银行和理财公司而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为重要。”董希淼指出,银行理财公司加快提高自身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能力,是保障其后续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权益类产品布局提速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央行连续下调政策利率,债券收益率连续震荡向下。据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和观察,截至11月末,在无风险利率已跌破2%的情况下,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勉强维持在2.4%以上。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为适应客户投资收益及净值稳定的双重需求,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在2025年低利率环境下,拓展投资品类、加大策略研发,向多资产多策略要收益。种种因素叠加下,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类产品或成行业趋势。

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日前表示,展望2025年,银行理财公司应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产品收益:一是积极布局“固收+”产品;二是持续丰富国内资产投资品类,更多关注符合绝对收益目标、资产价格波动相对稳定或分红率较高的资产,例如REITs、转债、国债期货、非标资产等;三是把握海外市场投资机遇期,提高对部分收益表现较好品种的投资力度;四是加大产品策略创新,打造适合客户群体的稳健低波投资策略;五是推动产品功能创新,实现居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功能性再平衡。

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此前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理财需要处理好新动能与旧动能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固收投资和权益投资的关系,低利率环境下固收投资收益变薄,因而需加强权益投资,并且要围绕稳健目标做好权益投资,未来权益资产、另类资产甚至跨境资产占比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华夏理财副总裁贾志敏出席活动时也指出,除重点布局绝对收益产品线、满足低风险理财客户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稳健增值”需求外,也将在业内率先布局相对收益产品线,发力指数型权益产品,积极探索理财资金入市的最佳路径。他表示,权益投资一直以来都是银行理财投资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未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点。

责编:桂衍民

校对:姚远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