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业绩、股价、分红......6万亿股份行最新回应!

“我早上也看到了资本市场有一些反馈。我想跟大家讲,我们经营基本面是稳定的。”

3月28日上午,光大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会上,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对于股价下跌做出回应。当日早盘,光大银行A股股价一度跌超9%,H股股价一度跌超13%。截至28日收盘,光大银行A股跌7.14%,报收3.12元/股;H股跌12.79%,报收2.25港元/股。

前一日晚间,该行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

对于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管理层在会上也给出解释和回应。谈及未来经营发展,王志恒表示该行充满信心,希望投资者不要过度担心和解读。

将努力提升分红比例

增强存量风险处置,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保障长期盈利能力,是该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经营重心。

关于营收下滑,光大银行管理层回应:“过去一年受贷款收益下降和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以及减费让利政策、资本市场低迷等因素,整体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有所下降。”该行管理层表示,2023年度营收相比上年微降了3.92%,降幅整体符合同业的趋势。

至于净利润下滑,光大银行年报中已回应,是由于拨备计提的增加。“在营收下跌的情况下,我们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王志恒表示,此举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夯实该行资产质量基础,同时严格执行风险分类新规。

“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能力确实产生一定影响,但对长期盈利能力是根本保障。”王志恒说。

对于业绩发布后股价的波动,该行在会上给出强心剂,王志恒强调,未来该行会持续地努力提升分红比例。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拟每10股派发普通股股息1.73元(税前),现金股息总额合计102.2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25.06%,与去年基本持平。

据悉,光大银行2023年制定了2022至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规划中将分红的最低比例从10%提至20%。

“光大银行高度重视股东的利益,我也希望通过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宏观经济的向好和银行经营向好,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分红的比例,更好地回报股东。”王志恒说。

打造新优势

光大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677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3亿元,增幅7.5%。

在该行2023年的成绩单中,“做好五篇大文章”是一大主线,在报告中被提及的次数甚至超过了其一直锚定的“三大北极星指标”,副行长曲亮也在会上提出了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目标。

折射在光大银行2023年信贷投放数据上,是该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点领域贷款增幅明显高于一般贷款增幅。截至去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50.6%至898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4.2%至243亿元。绿色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较上年增幅达57.4%、24.2%、8.6%。

“总之,通过‘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引擎,在服务发展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当中,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塑造新的优势,贡献光大力量。”曲亮表示,2024年,光大银行力争普惠金融贷款新增1200亿元,增幅超过30%;新增普惠生态链不低于30条;涉农贷款增长超过260亿元。

而该行一直锚定的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和同业金融交易额(GMV)三大北极星指标,也持续出现在其新一轮“12345”优化战略中。

其中,该行副行长齐晔表示,2023年光大银行零售AUM规模突破2.7万亿元,增量超3千亿元,增幅12.4%,连续四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她介绍,去年该行零售存款聚焦“量价双优”,通过主动管价格、管过程,加力优化存款结构,该行存款成本有较大改善,人民币存款成本较年初下降9BP。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2023年光大银行业绩发布会的主题是“笃行稳进 征程在途”。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是我行‘笃行’的基础,‘稳进’的信心。”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说。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74.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02亿元;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81.27%,比上年末下降6.6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杨兵兵介绍,该行去年重点提升了四大风险管理能力,包括行业研究能力、资产组合管理能力、风险预警能力、特殊资产的经营能力。

其中,该行对特殊资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平台化转型管理已初见成效,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推介资产、建立特殊资产经营朋友圈等方式,该行去年通过清收收回现金303.6亿元,其中表外清收现金108.5亿元,同比增长27%,直接对营收产生贡献。

会上,杨兵兵就该行2023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率波动回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单季度资产质量波动是由于该行风险出清的正常安排,并无特殊原因。

杨兵兵同时介绍了光大银行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

“我们搞了这么多数字化的建设,说有赋能,赋能真正的绩效评估是什么?”他表示,针对这个“业界难题”,该行在去年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效能评估体系建设:通过18个主指标、30多个过程指标,实现每季度数字化建设对于业务效能影响的回顾,让两块业务发展链接更加协同和紧密。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该行科技投入58.15亿元、营收占比3.98%,科技人员占全行人员7.74%,达3685人,人员占比较2021年增长56.1%。

责编:杨喻程

校对:王朝全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