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中央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来,我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
所谓产业转移,在宏观上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动态过程,微观上则通常表现为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将产业链的全部或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行为。
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有效途径。趋势背后,是区域发展潜力不断被激发,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企业对外投资需求持续提升。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政府、企业综合性需求,成为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日,招商银行在长沙主办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研讨会,通过链接“政银产投研”各方力量,打造“产业转移+集团化经营+全行服务一家”协同经营模式,助力共寻产业转移机遇。
全周期服务政府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头戏”。对地方政府而言,通过“筑巢引凤”,让企业进得来、安得下、留得住、发展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
不能否认的是,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招商引资难,企业对政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而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消除信息差上具有一定优势。
此次研讨会会场,招行专门为15个地方政府提供展台,用于向百余家受邀企业宣传招商政策,并牵头成立产业共赢金融服务联盟。会后,招行还组织政府和企业代表前往园区参观交流。
此外,在总结分析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后,该行围绕各地区政府招商引资全流程中各阶段需求,提供引资融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园区、引资企业赋能在内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同时,招行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打通壁垒,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该平台支持录入政府端和企业端两方面信息,一头是各地招商引资信息库(包括政策优惠、重点项目等),一头是招行战略客户、重点客户年度投资计划库(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财务投资等),并进行信息撞库匹配。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经收录全国各地招商引资政策500余条、企业投资计划3000余个。依托招商引资平台,招行已累计服务近20个省份、40家政府机构,协助对接近万家投资意向企业,促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对接。
首创“全行服务一家”模式
在跨区域投资的过程中,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集团,其分子公司布局全国乃至全球,集中体现为跨区域、跨行业、跨场景三个特征。
而在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各地银行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暴露出无法让企业得到统一、高效服务的问题,金融供给不足。
具体体现为:跨分行响应不及时;数字化服务能力无法适应集团管理要求;集团投资部门对接及服务能力不足;总分行及跨部门对集团整体风险无法形成统一认知;传统银行产品与服务方式无法满足需求等。
为服务综合化经营集团金融需求,招行打通内部壁垒,首创“全行服务一家”模式。企业只需将服务诉求告诉主办客户经理,即可精准传达至招行全球各地分行及各级子公司,大大提升服务效率。
同时,招行深入调研集团客户在跨区域投资过程中的难点以及综合化经营管理中的痛点,围绕需求最为集中的财资管理及投融资两大领域以及项下十四个具体场景,打造了集团客户综合服务方案。
其中,针对集团集约化、穿透式的财资管理需求,招行围绕账户开变销服务、账户异地开立等十大服务场景,依托科技领先优势,打造出包括异地代理见证等功能,帮助集团客户实现账户与资金统一管理。
而针对集团多元化、跨区域的投融资需求,招行通过提炼自身服务全球集团客户的实践经验,梳理出集团融资、供应链安全稳定、产业投资、跨区布局等四大需求场景,并提供场景项下的核心解决方案。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