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她力量】职场中摒弃"小女生"心态!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女性魅力可以非常强大

编者按:在男女传统的角色分工被打破,更多人寻求性别突破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她力量”在职场中的崛起逐渐成为重要话题。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走进外资银行、公募基金等金融行业,与多位业内翘楚进行深度对话,呈现聚焦“她力量”的金融机构系列人物专访。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王丹

在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印象中,她很少公开谈论性别差异这个话题。“可能在大家传统思维中,经济学家的形象大多是白发苍苍的中老年男性,讲话显得比较有份量感。”谈及过往经历时,王丹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分享了自己也曾有过的困惑体验。

作为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恒生中国)的首位女性经济学家,在加入恒生中国不到3年的时间里,王丹在中国宏观经济、中国区域发展、地缘风险及金融市场相关的研究探讨中身影活跃。

“很多时候职场歧视针对的不是性别,而是年龄和经验。”王丹认为,对于职场女性而言,需要摒弃“小女生”心态,善于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并拓展朋友圈,积极寻找工作里面能够真正支持自己的人,“要相信女性魅力可以非常强大”。

打破对经济学家的固有印象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你在业务范畴内感受到的性别差异明显吗?

王丹: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我回到中国科学院做农业博士后,这期间我从未觉得性别因素在研究内容上会遇到“天花板”或是职场上的歧视。这可能跟我个人性格有关系,也或许与学科研究性质有关。

在博士范畴里面,女性的数量是多于男性的,后来我担任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区首席分析师,他们原本就非常注重男女平等,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企业文化。比如他们在招员工的时候就会说明产假男女性都有,所以我那段时间对于性别差异方面也感触不大。

再后来我进入恒生中国,这里管理层中女性的数量远远多于男性,这也是令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情况。尽管在恒生银行体系内没有感受到太大的性别差异,但在我这个行当中,因性别差异产生的职场男女被区别对待的情况或多或少是存在的。

在宏观经济学家,尤其是首席经济学家这个圈子里面,女性的人数是非常少的。通常女性经济学家会比较沉默,不太愿意公开发表太多的观点。可能在大家传统的印象中,经济学家的形象大多是白发苍苍的中老年男性,这样讲话会显得比较有份量感。

总的来说,获得经济学家的职场身份后,我其实没有在雇主那里感受到任何的性别歧视。但早期我去做演讲或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会有些这方面的感受与困扰,尤其在事业早期我的外貌显得特别年轻,这对女性经济学家绝对不是一个加分项。

从我个人感受来看,在这个圈子里,长得太年轻容易导致讲话没有份量,特别是与一些男性企业家交流时,自己的观点可能不会掷地有声。当然随着时间推移,我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可信度,受到更多关注与尊重,但是早期的一些对外交流中,对方的怀疑感是溢于言表的。

现在想想,在我早期的演讲过程里,似乎总要注意证明自己,但如果是一名男性经济学家,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事情。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现在感受到性别差异的瞬间还会有吗?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王丹:被区别对待的情况现在是越来越少了,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现象:

一方面是在沟通交流上更有经验。对于粮食安全、中国宏观经济等议题的探讨中,早期的我讲话并没有那么有权威性,这其实跟缺乏表达和陈述的经验有关。对一个领域研究透彻与跟外界进行有效交流其实是不同层面的事。

在工作经验多了之后,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对方也更能接受我的观点,双方交流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想到性别差异之类的事情。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年龄增长。经历多了,阅历也在增加,尽管之前在研究方面的经验也很充足,但并没有见过那么多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人,阅历积累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懂得以更合适的言行沟通,这其实也是职场职业性的提升。

很多时候职场歧视其实针对的也不是性别,而是年龄和经验。

职场中摒弃“小女生”心态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金融从业女性在岗位竞聘的过程中,被选择的概率会相对较低吗?

王丹:假如在个人素质全部都合格的情况下,我不认为性别本身会影响晋升或者是否被雇佣。但女性确实有一些不太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表现存在。

举个例子,在职场中,有些年轻女性甚至有职场经历丰富的女性会抱有一种“小女生”心态。或许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女性应该是比较和善且容易相处的,沟通能力又很强,需要跟上下级同事们都搞好关系,这也算是个刻板印象。

在职场中,言谈举止很“小女生”并不利于在职场发展。职场的晋升其实是个竞赛,通常不是双赢的局面。作为女性,如果只是埋头工作,平时又表现得过于和善,对于进一步的晋升或者为自己团队争取资源都是不利的。

我感觉这其中也会有些观念上的阻碍,“小女生”确实看起来会被照顾很好,但其实个人职场选择是受限的。如果女性要争取更大的工作空间,就要内心足够强大,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需要反击,在需要表达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大大方方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像我自己经常观察到的是,职业场合中女性通常比男性要沉默,哪怕是在一屋子大部分都坐着女性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还是男性在主导谈话。通常女性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谈话时间,说几分钟就结束了,但是大多数男性一旦开口之后就能滔滔不绝。在表达这方面,女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自己为例,早期我在上述场合也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打断别人。现在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言论平台是公开的,不能因为社会氛围限制下女性就往后躲,而是要往前走,要争取自己发言的表达空间。

女性魅力可以非常强大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你的观察来看,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在职场发展中,有哪些明显不一样的地方?

王丹:差异还是有的,在我了解的几位资深首席经济学家中,女性首席经济学家通常都比较低调,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是很不容易的。比起男性经济学家来,我们行事可能更加谨慎。

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例,男性经济学家通常表现比较活跃,而女性经济学家在利用周边的人际关系或者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资源投入是不够的。这可能和女性的性格较为内敛有关。

还有一个现实是,女性经济学家在成家之后多多少少疏远了一些社会关系,也减少了深度参与社交媒体讨论的频率,毕竟这些事情都是很消耗精力的,而人的精力有限。

此外,男女两性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男性的确是比较容易专注,看这个市场可以看得非常忘我,白天黑夜都在看,所以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往往收获会非常大。女性经济学家也非常敏锐,但是大家都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家务事”,谈话进行到一定时间后不得不离开主题。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你觉得应该如何认知或对待这种性别差异?

王丹:我认为职场男女被区别对待的现实必须被重视。其实在高管这个级别,性别歧视的出现概率是比较低的,可若是中层及以下,很多的场合出现对女性的区别对待时有发生。

现在大家的权利意识,尤其在性别方面,肯定要比原来要高,但也不能够走极端,否则会适得其反。性别差异属于生物层面决定的,在我看到的一些案例里面,女性魅力可以是非常强大的。其实女性本身可以利用自己这方面的天生优势,例如温和、容易沟通等特质。

不过,光靠和善温和容易沟通,肯定不会使职场女性走向更高阶段,在发挥自己性格特质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职场中的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还是要善于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一路上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寻找工作里面能够真正支持自己的人。

不要一味去做“乖乖女”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你对当前在金融行业中耕耘的女性职场人有哪些建议和鼓励?

王丹:首先,对于刚进入金融职场的年轻女性来说,不要一味去做“乖乖女”,有时候过度友好的性格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如果过度依赖做个“好人”,不去培养其他职业工作能力,那就没有办法实现最终目标。

我见到的一些在金融界工作的女性朋友们,有时也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觉得需要在大脑里面有一个自我提醒机制,告诉自己,我们需要自己主动改变这些想法。有许多女性职业发展会卡在中层领导的位置上,除了照顾家庭对精力的限制因素,于她们而言,抱有自己不可能升上去的固有成见也是重大障碍。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作为女性首席经济学家,你觉得恒生中国给予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丹:我是很幸运的,无论是工作的灵活度还是独立性,恒生的环境给了我很多空间。

在内部,同事们术业有专攻,不管我去问任何人任何事,都会得到非常积极和热情的反馈。其实这跟性别没有关系,可能因为女性首席经济学家比较少见,最开始大家会觉得新鲜,不过我也不觉得这个是影响大家对我态度的因素。

其实女性高管数量的多少也会对氛围有一定的影响,恒生的环境让女性员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并且对未来的晋升空间能产生很大期许,毕竟能够看到前人成功的经验。

银行体系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我到任何企业都可以获取一手信息,关注最新市场动态,也能与杰出的企业家、CFO以及不同部门领导接触,了解并认识他们所处的商业环境。

这样的经历会给我带来更深的启示意义。虽然,通常会是我像讲课一样话比较多,但最终我能通过他们的反馈成为受益人。

责编:王璐璐

校对:李凌锋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