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11月24日讯,日前,业内资深人士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就养老第三支柱相关议题进行探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启动实施。
李忠透露,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他认为,个人养老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介绍,当前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110万亿,社会财富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潜力巨大,为第三支柱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从国内外养老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壮大仍需时间。因此,陈映东提出,在金融监管机构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要与监管机构共同统筹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提高收益率,是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他认为,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业务上需坚持市场化,应协调好部门之间的资源统筹、激发利好因素,才能与用户实现双赢局面。
对于居民养老的需求与资产配置,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董事总经理范华认为,个人养老金的理财产品的特征要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范华指出,与其他的养老金融产品相比,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非常广,除了权益和固定收益的债券之外,还可以投资衍生品、商品,起到更好的稳健收益、保值增值的效果,全球配置也是一个方向。
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总经理黄涛表示,由于第三支柱的市场化运营的特性,因此金融机构的公司管理、人员管理、销售行为管理的各个层级都责任重大。他认为,金融机构应多加思考,如何从商业模式革新、降低费用率、控制投资成本等方面推进创新,提高养老金融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才能使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实现让利于民。
责编|周乐